AI技术赋能美术课堂,中山这一教研活动探索美育新路径
栏目:教育 来源:中山+ 记者 杨健 通讯员 刘丹 黄红屏 发布:2025-06-13

6月11日,2025年中山市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AI赋能美术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在沙溪理工学校举行。活动由中山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沙溪理工学校承办,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更标志着传统美育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迈出新的步伐。

出席“AI赋能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教研活动的嘉宾。学校供图

随着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当AI遇见岭南园林:智能识景与园林美学的碰撞”的展开,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堂由沙溪理工学校王奕老师执教的课程,AI数字人的讲解贯穿全程,学生分组合作,通过探、析、创等六个环节,学习岭南园林知识与现代案例。学生利用AI技术生成园林景观,并制作微景观生态瓶。

学生展示利用AI技术制作的微景观生态瓶。学校供图

专题研讨环节,沙溪理工学校党委书记卢永辉表示,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融入AI技术,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更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美育教学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观摩课,大家共同探讨AI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推动美术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她同时提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范凯熹教授则从未来设计、AI的工具属性、美是否可计算等角度,结合案例阐述AI对美术教学的深远影响。企业代表李德杰先生也分享了AIGC技术在美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科技如何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难题。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范凯熹教授开展讲座。学校供图

活动的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和专家们就AI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多所院校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在AI教学方面的进展。沙溪理工学校还展出了学生们的非遗手工艺作品,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参与老师纷纷表示,专家的理论指导和企业的实践经验,为大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AI赋能美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与会代表互动交流。学校供图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三个一”(一堂公开课、一个主题、一门课程)研讨模式,极大提升了教师们对AI赋能艺术教学的认知,进一步彰显了AI在精准教学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市中职公共艺术教研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AI与公共艺术教学的融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兼具审美素养与数字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让美育传承焕发新的活力。


编辑 杨健 二审 王帆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文旅集团正式成立
原创 49277人浏览   2025-06-30
2025年全国“村BA”广东省赛圆满落幕
原创 10512人浏览   2025-06-28
专题丨筑梦之城·商聚未来
10011人浏览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