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萌霞,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工作于三乡镇新圩小学。曾获“中山市优秀教师”称号。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探索世界,认识生活。教育格言:用“勤”来鞭策自己,用“钻”来提高业务,用“爱”来呵护学生!
小岚的学拼音之旅:从畏难到自信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每个孩子在学习上的步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岚,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语文学习上,显得格外吃力,特别是面对拼音学习,她总是苦哈哈的。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带领孩子们复习6个单韵母的四声。小岚端身正坐,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眼睛紧紧盯着我的教棒,跟着我读“āáǎà”,那样子可认真了。然而,当我让她站起来,接受随机抽查时,她就瞬间慌了神,立刻低下头,双手开始不自觉地揉搓着衣角,始终不敢发出声音。
“小岚,来试试看吧,我相信你可以的。”我温柔地鼓励道,试图用眼神传递给她力量和勇气。但小岚只是摇了摇头,眼神中充满了逃避。那一刻,我意识到,对于小岚来说,学习拼音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掌握的过程,更是一场心灵的挑战。要突破这一关,不仅需要我的专业引领,更需要我给予她更多的关注与耐心。
为了帮助小岚克服学习拼音的恐惧,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又为了让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拼音,尽快掌握拼音拼读的方法。我设计了“拼音闯关”的游戏。
“小岚,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勇士了,只要你闯过三个拼音拼读的关口,就能打开张老师的宝藏盒,得到一份礼物。你愿意接受挑战吗?”小岚听了不吭声。我接着说:“不用担心,在闯关前,张老师会先教你拼读拼音的,你愿意接受挑战吗?”听到难度大大降低,小岚开心地点头同意。“好,那我们开始了哦,请跟我读,ǎ,bǎ,门把的把。”小岚非常渴望得到礼物,她跟读得很认真,就算拼错了也不气馁,拼读的效果越来越好。当她成功闯关时,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小岚,拼读得很准确,你看,只要多练习,你也能学会。”拿着小礼物的小岚,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那是成功带来的喜悦,更是自信提升的体现。
然而,拼音字母四线格的书写对小岚来说也是个难题。那小小的格子仿佛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对拼音字母书写,她总是犹犹豫豫,不知从何下笔。她总是无法准确地掌握每个字母在四线格中的占位,写出来的字母要么偏大,超出了格子,要么偏小,看不清字母的形状。看着小岚眉头紧锁,一次次地擦拭重写,擦了又擦,写了又写,总写不出满意的字母,她眼神中充满了挫败感,我呢,也五味杂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意识到,单纯的重复练习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会让小岚刚建立的自信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关键是要让小岚理解并掌握拼音书写的规律。我走到小岚的身边,轻轻地握住她的小手,手把手地教她在四线格本上写拼音。
我的手指能感受到她小手的微微湿润和紧张,于是我更加耐心地引导她:“别怕,小岚,跟着我的节奏来。一笔左半圆,撑满中格,再写竖右弯。”“一笔左半圆,撑满中格,再写竖右弯。”我一边写,一边轻声念诵着书写口诀。我带着小岚写了10个字母a,然后让她自己写。写第一个a,还是超格许多,写第二个超出格部分少了,写第三个基本不出格了。我在她写的第三个字母a旁,画了一颗星星,表扬她,“小岚,你看你写得越来越好了!真是太棒了!”她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和激动。那一刻,我知道,她找到了拼音书写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岚在语文学习上的自信心逐渐增强。她开始敢于在课堂上主动举手读拼音,不再害怕出错。看着小岚自信的模样,我心里涌动着满满的幸福感。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成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成长,正面鼓励和及时反馈就是一个很棒的方式。
编辑 尹晓姗 二审 黄汉英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