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一位女外教眼中的慈善重逢……
栏目:教育 来源:中山+ 连志刚 发布:2025-03-04

这张照片拍摄于今年中山慈善万人行起步典礼上,小学生鲁一山、Sophia和外教Ms Kristy代表学校,向中山市红十字会移交支票。在广东中山,建校30年的中港英文学校素有“小联合国”的昵称,不仅有来自珠三角各市和港澳台的学生,还有很多外籍生。中间的加拿大女孩叫Sophia,妙的是站在她两旁的Kristy、鲁一山是母子关系。他们从美国犹他州迁居香港,又举家移居中山,来到了同一间学校。

 连续30年举办慈善嘉年华 

Kristy是美国犹他州人,多年前还在犹他州大学读书的她,邂逅了来自香港的鲁先生。结婚后,举家定居中国香港。Kristy育有三个儿子,她在香港当了多年英文教师。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文、白话,却不会说普通话,对很多中华传统文化也知之甚少。从事跨境贸易的丈夫意识到:是时候给孩子们在内地找一家学校读书,既要能学好国际化的知识课程,又要能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几经遴选,他们将大儿子鲁一鸣、二儿子鲁一夫先后送到中山市,就读中港英文学校。“鲁一鸣去年刚考入大学,鲁一夫现在中学部就读,他们和鲁一山都是非常优秀和有礼貌的孩子。”中港英文学校董事长蔡国赞博士说。

2022年,小儿子鲁一山也要从香港转学到中山了。眼见三个孩子都去了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学校,恋恋不舍的Kristy也产生了迁居中山的想法。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2020年至2022年外籍人士入境内地的程序非常麻烦。直到“新冠”阴霾完全消散,她才毅然辞去香港的教职,来到中山。

“在中山读书后,鲁一鸣、鲁一夫常常讲起在学校的见闻与所学,兴趣盎然。尤其是他们都很有爱心。”Kristy起初充满疑惑,直到她受邀入职到中港英文学校小学部,连续两年参加了学校的“慈善嘉年华”和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才略有所悟:作为市内最早倡导慈善、公益理念的学校,中港英文学校持续30年为这座博爱之城播撒温暖的种子。

2024年Kristy(左三)参加慈善万人行。  (明剑 摄)

中港英文学校于1995年底在幼儿园举办了第一届慈善嘉年华。当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期间,蔡国赞博士和同学们把4万元人民币爱心款项捐给了中山市红十字会。“1996年我们小学部正式开学,红会领导后来在开学典礼上赠予我们一幅国画,我当场拍卖。那幅画被古镇一位家长以4000元拍得,学校又将这笔钱捐给了红十字会。”蔡国赞博士回忆,小学部刚一诞生,同学们就成立了学校红十字会

如今,小学部红十字会有30名志愿者。Kristy经常看到的Sophia、彭歆茹、陆田园、邱贺等同学,一起为筹办某项爱心活动而忙碌。“2025年1月1日的中山市新年义卖活动,陆田园、彭歆茹从家里搬来了很多漂亮的盆景、服装来义卖。作为学生会干部的杨晋僖在新年前一晚按习俗惯例在香港做完迎新年倒数,回到中山已经是零晨2点多,可仅仅休息了不到五个小时,清晨七点未到,杨晋僖便毅然起身,奔赴中山市新年义卖活动现场,投身公益事业。

 博爱育桃李芬芳遍天下 

Kristy和鲁一山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了2月12日中山慈善万人行的起步典礼。在移交善款支票环节,她目睹了蔡博士和一位学生很有意义的重逢。

原来,2008年从中港英文学校中学部毕业的何盈盈也代表家族企业交支票,一眼就认出了蔡国赞博士。两人合影留念,聊起了很多校园往事。“她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在我们学校读的,高中毕业后留学去了英国,现在是家族企业的总经理,公司获得了2024年度中山市慈善捐赠企业(组织)纪念章。她本人还是中山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中山市委统战部凤凰奖最优秀企业家。最难得的是,她说自己热衷公益事业的初心,就是在中港英文学校建立的。”蔡国赞博士介绍。

除了何盈盈,还有2007届毕业生邓卓、2015届毕业生杨雍、2020届毕业生李蕴然……Kristy了解到,在慈善嘉年华、学校红十字会持续30年的影响下,中港英文学校的毕业生们不仅桃李满天下,他们还把公益、慈善的理念践行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北京等地区。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刘嘉濠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