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参加海峡两岸民谣夜后,热情不减…
栏目:教育 来源:中山+ 连志刚 发布:2024-12-06

“我是一声部的,我妹妹在二声部,我们同台演出了呢!”

“我妈妈也来了,是帮助我们做好后勤工作的志愿者!”

……

近日,为进一步推动粤台两地民间文化交流,“两岸情·湾区梦——2024中山市海峡两岸民谣之夜”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倾情上演,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成员来自五湖四海的中港英文学校合唱团派出48名小学生精彩亮相,合唱了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我们的孙中山》。

小学部48名同学参加“两岸情·湾区梦——2024中山市海峡两岸民谣之夜”演出。(中港英文学校供图)

来自法国的6年级同学Charles,来自中国台湾的5年级同学林宸諕、来自中国香港的蔡玮祺,来自中国澳门的4年级同学梁馨妤和本地同学池依琳,都参加了这次合唱。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感受吧。

 我们在歌声与快乐中成长 

据悉,“两岸情·湾区梦——2024中山市海峡两岸民谣之夜”得到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的精心指导以及孙中山基金会的鼎力支持,台湾、香港、澳门和广东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等领域人士及青年参加活动和观看。音乐会承载着独特的主题与情感脉络,旨在唱响“海峡两岸一家亲”最美乐章。

“孩子们唱的两首歌都是有特殊意义的,一首是对伟人深情的歌颂,一首用优美旋律铺展台湾民谣的温情脉脉,我们的演出属于整台晚会的开幕序曲”,音乐老师罗芸芸介绍,尽管孩子们年纪尚小,但凭借高度的纪律性和全身心的投入,出色完成了这次重要的演出任务,在舞台上绽放出耀眼光芒,传递着跨越地域与文化的音乐力量。

说起“中港”合唱团的魅力,澳门女孩梁馨妤讲到自己从幼稚园就在中港英文学校就读,期间曾短暂转学到澳门,但很快又回到了这个大集体。“这里充满了歌声和欢乐。”林宸諕同学也深有同感,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他从幼儿时期就来到“中港”,早就和同学们相处得其乐融融。家住西区街道的女孩池依琳补充说:“我来到这里感受到,老师们既关注成绩好坏,也在乎我们是否能够快乐成长。”

小学部合唱团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中港英文学校供图)

“我和林宸諕幼儿园在一个班上,他知道的,我们每天都在歌声和欢笑中成长。”蔡玮祺说到这里,又想到了自己的妹妹,“还有我妹妹也知道哇。”原来,这次参加演出,她和妹妹同台演出了呢。她是合唱团的领唱之一,唱一声部的。妹妹年纪小,是唱二声部的。“我们都很喜欢唱歌,在家里也经常练习。以前我妹妹还小,经常被我带跑到一声部,现在好多了!”

池依琳同学赶紧解释什么是一声部、二声部:“合唱是分工明确、纪律严明,高声部唱的时候低声部要和,一声部相当于红花,二声部相当于绿叶。每个声部都不能自顾甚至压住别人一头,而是要互相映衬,做到音色、情绪的统一……”

 “妈妈跟我学唱中文歌” 

Charles生于法国西南部大城市图卢兹,3岁时随父母来到中山生活。罗老师回忆起他刚加入合唱团时,虽然很喜欢唱歌、说话,但都“洋腔洋调的”,中文讲得很蹩脚。没想到现在他的中国话会讲得溜儿溜儿的。“现在,我妈妈都得跟我学中文呢!”Charles骄傲地说。

原来,Charles父母都很支持学校和班级活动,经常作为志愿者来辅助老师做后勤保障和纪律维持工作。“可惜,他妈妈不会中文,每次我们交流起来,都得让Charles在中间当翻译。”罗老师说,这次参加“两岸情·湾区梦——2024中山市海峡两岸民谣之夜”演出,Charles妈妈全程照顾孩子们的饮食,协助带领他们排队候场等等,出了不少力。“但是,我妈妈中文只会一点点,正在跟着我学说中国话呢。”Charles再次提起了这件事。罗老师点头称是,介绍说:Charles也是学校合唱团的领唱之一,他的声音条件非常好。

梁馨妤、林宸諕、池依琳、Charles、蔡玮祺接受采访。(中港英文学校供图)

说到参加这次演出的感想,这支有着多元的背景、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学生合唱团,顿时热闹起来。来自台湾的同学讲起了对家乡民谣的独特理解与眷恋,来自港澳的小伙伴满怀着大湾区融合的热忱与活力,外籍同学用他们的视角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交融……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刘嘉濠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