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言字旁,顾名思义,就是诵读的意思。可“读”字的意义仅仅只有这些吗?
回首儿时读书,我不会像现在这样,感受扣人心弦的情节,回味跌宕起伏的剧情。小孩子是最富有好奇心的,容易被故事的结局所吸引。一本书没翻几页,就匆匆地跳到末尾,寻找最终的答案,却还是有种意外的满足,丝毫不知道这是囫囵吞枣式的“伪读”。
直到某个秋夜,皓月当空。我照常在书房读书,一目数十行,忽然,身后一道温和的声音传来:“我的好孙女啊,读书可不是你这样子读的!”我感到疑惑,说道:“我可认真读了奶奶。”奶奶坐到我身旁的椅子上,从书柜拿出本童话《小王子》问:“那奶奶来考考你,小王子最后去哪了?”这很简单,我只稍稍动动脑袋便可以给出答复:“他回到了自己的星球。”奶奶先是肯定了我的回答,紧接着问道:“那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星球呢?”我挠挠头,转转眼睛,想破脑袋也没想到是为什么。奶奶先是摸摸我的脑袋,又弹了弹我的额头道:“小傻瓜,你再把这本书仔细地看一遍呢。”一小时过去了,我耐着性子认真阅读,竟罕见地沉浸在了书的世界,仿佛那个勇敢的小王子就在我眼前,我明白了小王子回到星球是对玫瑰花的责任、对星球的眷恋、对内在世界的重视。我与奶奶相视一笑,她轻轻地关上了书房的门,出去了。而我,翻开一本又一本的书,静心感受书里多彩的世界。
那一次,我明白了“读”要深切的体会文字,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现在想来,儿时的读,就像是吃了一颗空心的苹果、品味了未用心烹饪却被精心摆盘上桌的鱼、剥开皮却只见着核的龙眼。奶奶的话警醒了我,“读”要用心,不能因为那不可控的好奇心而忽略了过程,做那所谓的“伪读”,最终只能浅尝辄止。
走进文人墨客的世界,丰富自己的内涵。遨游在汉字的海洋、品读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感。享受着思想与文字的融合,寻找着生命的真谛,岂不乐哉?
(作者: 中山市卓山中学 初一(10)班 林雅菲;指导老师: 林欢)
欢迎添加中山+小助理入群
了解更多教育类信息!
欢迎扫码加入教育投稿群+
了解更多教育类信息!
编辑 沙玉兰 见习生 陈诗煖 二审 唐益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