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⑤|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构建道德与法治学科“三位一体”评价新模式
栏目:教育 来源:中山+ 记者 杨健 发布:2024-07-04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在教育评价领域迈出重要步伐,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号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构建了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三位一体”评价模式。该模式融合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

据该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谷信茹老师介绍,此次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素养目标为导向。学校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段学习主题和核心素养要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形成了“教材内容—学段学习主题—学段内容要求—学段核心素养—学情分析—学段教学提示”的路径,以“素养类目:以话题+讲主题+育素养细目”的形式呈现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更着眼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谷信茹老师在学生上研讨课。学校供图

在过程评价方面,该校老师充分发挥学习活动的作用,他们以社会性热点问题、日常生产生活问题和学科问题为素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真实有意义、贴近生活与社会、学生感兴趣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如《从“白色污染”说起》《四通八达的交通》《坚持才会有收获》等课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交流互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核心观点。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促进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落实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示例:三年级下册《 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活动设计及过程性评价。

同时,该校还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和进步。学校通过“设计活动体验,增加动力值”“提供学习策略,增加方法值”“历经知能转换,增加知能值”“强化情景辨析,增加意义值”等方式, 本着“不比基础比进步”的原则,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成长过程,有效促进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全面发展。


编辑 杨健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