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精彩,激发潜能!弘科未来初中部注重学生个性化特长培育
栏目:教育 来源:中山+ 李妍 刘雅晴 蒋芳 黄海 发布:2024-01-12

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初中部的教育者们,因材施教,从竞技体育、逻辑思维、艺术修养至绅士运动,匠心独具地策划课后拓展活动(CCA),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个性化成长空间。

2023-2024上学期,该校的CCA课程,通过“项目制”的学习模式,让同学们从兴趣出发,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将兴趣转化为探索与研究的动力,全面培养了领导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全人教育素质。

普通话社与文学社的成员们,沉浸在文字的浩瀚之中,以笔触展现内心世界;书画社的同学们,通过颜料与线条描绘美好愿景,作品令人眼前一亮;音乐社的“小音乐家们”,以音符传递情感,歌声演奏令人陶醉;篮球社的成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拼搏精神令人感动;Python社的同学们,积极探索创新,未来可期。

人文&语言类——探索文化

普通话训练与提升。朗诵贾平凹《写给母亲》、茅盾《白杨礼赞》、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等散文,朗诵李白《将进酒》、食指《相信未来》、舒婷《致橡树》、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诗歌,不断提升朗读技巧,让同学们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力量。

走近科幻世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构建篇章思维的能力,提升阅读韧性;塑造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想象力,为知识与想象提供表达的途径。通过“微纪元”与“宏纪元”两大主题单元,让学生从科幻影视及文学作品中洞察科幻世界的深邃内蕴,领略其独特魅力。学生参与了情节研讨、观影交流、元素重塑等各类活动。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独特地承载了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在本学期的《说文解字》课程中,通过研究基础汉字的内涵及构成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体验汉字所蕴含的魅力。课程设置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分类清晰,符合认知习惯。整个教学过程语言风趣、论述深入浅出,极具吸引力。

传统文化与地理社。旨在阐述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文化概况,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各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了解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世界情怀和国际视野,兼收并蓄世界文化精粹的能力。同时,在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探究数理——对话时代

《数学思维》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的课程,同时强调实践应用、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跨学科整合和思维锻炼。

通过该课程,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同时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莫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探究规律、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销售问题、几何压轴题等,使得数学课堂所学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

Python社团的成员致力于科技领域的发掘创新。本学期,同学们学习如何运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创作各类应用程序和项目,熟悉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概念以及一款流行的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这些工具,学生们了解了它们的界面和功能,并掌握如何利用它们创作简单的应用程序。

除基本概念和工具的学习外,同学们还致力于开展项目实践。从简单的程序起步,逐步挑战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如倒计时、词语造句等。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作和分工。这些经验对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竞技——热血青春

本学期,篮球社的同学们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积极参与各类体育竞赛,为学校赢得了声誉。一位同学分享道:“以前我对运动并无过多热情,然而在加入篮球社团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优美音乐——视听盛宴

合唱团秉持“让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培养兴趣,发展学生个性、陶冶情操、弘扬民族文化”的宗旨,通过歌声及多样化的演绎方式与同学们互动,发挥着独特的“教书育人”功能,有助于活跃校园艺术氛围,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师们广泛采用柯达伊教学法,对学生进行音准、节奏、和声等方面的训练,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自课程开设以来,创新合唱形式和丰富合唱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演唱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视觉艺术——澄怀观道

艺术社的同学们凭借其创新精神,为我们呈现了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无论是马克笔绘画、趣味版画、工笔花鸟还是书法创作,他们的艺术才华皆令我们眼前一亮。一位参与艺术社活动的同学感慨道:“我以前觉得自己没有艺术细胞,但是在参加了艺术社的活动后,我发现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马克笔社团通过一系列绘画线稿,进行马克笔上色实践,使成员深入了解色彩中的冷暖同类色,颠覆他们对颜色的固化和孤立观念,认识到色彩之间的紧密关联,并通过色彩练习提高他们对颜色的感知敏锐度。本学期课程包括马克笔运用技巧、冷暖同类色理论解析、马克笔纸张特性讲解、花卉与建筑色彩应用,以及同类色与对比色的实践训练。

趣味版画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社团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版画内容锻炼学生正负形归纳能力,使用篆刻刀刀法,对木板进行图案篆刻,学习如何制作套色版画。本学期学了阴刻和阳刻表现手法,学习如何使用刀具,刻版手法,学生用橡皮砖篆刻趣味印章《友人帐猫》《动物牛》《乌龟》《花卉》,使用木板刻画木板套色版画《醒狮送幅》《郁金香》。

工笔花鸟画教育旨在启迪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通过研究古典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技艺,学生能够领略古人的艺术境界以及对慢生活的向往,从而反思现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高染和分染技巧,学习如何运用毛笔,如何养护毛笔,辨别纸张和颜料的特性,并临摹古代花鸟画作,从勾勒线条到染色,学生们对中国画工笔花鸟技法进行了深入研习。

书法常被形容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与审美观来看,书法的笔法、结体、章法与墨法遵循了世间万物“对立统一”的规律,合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通过毛笔书写汉字所产生的的虚实相形、相生的“对立统一”,就是书法对艺术之美高度概括与抽象的反映。本学期社团上同学们沉浸在虚实对比,阴阳结合的艺术世界里探寻着汉代隶书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相互交流、切磋,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摄影作为一门兼顾技巧与感知的艺术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构图、如何用光、如何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实践过程中不仅关乎设备和技术,更关乎心灵和双眼。按下快门的瞬间,不仅要考虑构图、光线、焦点等元素,更要用心感受那份情感与故事。摄影的世界里,每一帧皆为时间的定格,光影的交织。那些透过镜头捕捉的画面,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情感与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索其背后的奥秘。

每一次活动与交流,皆见证了同学们的不断成长与努力。一学期的CCA课堂让同学们拓展了兴趣领域,体验了独特的快乐与成长。件件作品都展示了同学们的创意才华,彰显了他们的独立个性和独特风貌。

未来,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初中部将继续深化CCA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及全球视野,为他们构建更为优质、广阔的发展平台。


编辑 郑建玲 二审 陈子捷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61227人浏览   2025-04-28
原创 18583人浏览   2025-04-26
祝贺!中山5人在京接受表彰
12331人浏览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