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 张华:做强“技术语文”学科品牌,探索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栏目:教育 来源: 发布:2022-08-17

| 工作室简介 |

张华名教师工作室包括“中山市张华名教师工作室”(2020年5月成立,学员17人)和“广东省张华名教师工作室”(2021年5月成立,学员12人)。

工作室针对语文教学低效乏力的现实困境,立足“语文教学实际”,聚焦“语文问题解决”这一中心命题,坚持科学取向教学论思想,以蕴含科学理性和彰显实践品格的“技术”为突破视角切入语文教学改革,倡导和践行“技术语文教学”。

工作室积极回应语文的现实挑战,致力于改变语文而不是止步于解释语文,注重实现教师专业整体发展,形成工作室的特有风格和文化,力求打造富有中山特色的语文教学学派。

工作室开展省市教育规划课题4项,撰写或主编论著5部,在全国语文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奖特等奖等奖项。


▲张华

| 育人故事 |

在互联网时代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教育活动发生深刻变化的事业环境下,张华深刻认识到,工作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教师发展为第一要务。

成立工作室以后,张华提出“以事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立“做事者同盟”的基本定位,率领工作室团队,深刻学习和把握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力求做强“技术语文”学科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工作室文化,创造富有活力的工作室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来看看工作室成员眼中的张华:

●张俐:身体力行“在事上磨”

在张华老师的倡导下,王阳明的“在事上磨”日渐成为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成长心法。

“磨”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张华老师用几乎苛刻的“品控”意识,身体力行地引领工作室成员如何做出“精品”。无论是指导学员做研究、写文章、办活动还是做任何一件小事,张华老师总是能以其犀利的眼光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员将事情“打磨”到极致。

作为工作室宣传组的成员,对此深有感触。对于“华哥语文共同体”发布的每一篇工作室活动推文,从谋篇布局、撰稿成文到标题推敲、语言打磨……每一句话的表述都力求最佳;从图片处理、海报设计到细节设计、金句挑选……都一处细节都尽可能完美。可以说,工作室每一次“出品”,都是这个“做事者同盟”不断“在事上磨”的一次精彩绽放。

●陈鸣:“真诚地提意见”

“真诚地提意见”是主持人张华老师带领团队成长的内部推动力。

一个团队走到最后,往往会因为互相吹捧而失去真诚和成长的空间。为了避免这一点,比如学员的展示课,张华对工作室成员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要求:必须至少提出三条改进意见。比如我自己执教的现代文备考公开课,在他的要求下,工作室的成员对这堂课提出了四十六条不同改进意见;一中郝友斌老师的一节作文教学公开课,同样,在张华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工作室学员头脑风暴一般,对这堂课提出了三十八条意见……,在这种扎根一线的研讨与打磨之下,很多学员不断改进,都执教出了富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精品课、示范课。

不仅要求学员如此,张华老师对自己也是这样精益求精的要求。2022年6月,张华老师在龙山中学执教了技术作文主题的示范课之后,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网络上,收获了满满赞誉,一片好评。而他还是一如从前要求工作室学员为他的示范课提意见,鼓励大家说出改进的地方,倾听来自一线的真实声音。这份谦虚和冷静,是所有人成长路上不断精进的典范。

●梁天钧:以创造谋求发展

作为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型学者型教研专家,张华老师组织策划的活动总是富有创造性。一节《雅句的生成技术与运用》的全市公开课,直接影响和改变了我的作文教学理念和写作文风,而公开课《如何让思想变得深刻——否肯技术》则让我看到了作文教学和写作深层次的奥秘,相信这也是很多老师的感受。

张华老师总能独辟蹊径,富有前瞻性地开展工作,他组织策划的首届、第二届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设计比赛,激发了全市高中语文老师和工作室成员深入研究作文教学的热情,让中山对新教材的研究走在全省前列;他规划的工作室成员“期刊读文活动”,为工作室成员的长远发展创造了一个深度阅读深度研究的广阔平台。

他理念新颖,当大家都把自己的原创试题保之以密,守之以密的时候,早在2016年,他就提出当今的时代是共享时代,共享带来发展,他把中山狼卷和中山鸟卷以齐全的配套、规范的编辑共享给语文同行,打造了中山语文备考的品牌。


▲张华

●杨德洲:“我们读张华”

中山市教研室何晋中主任曾说过一句话:“张华读书,我们读张华!”张华老师的爱读书从这句话可见一斑。这里的“爱读书”不是业余的爱好,而是作为一门事业的沉潜。凡是可以利用的时间,张老师都用来读书。

工作室成员曾跟随张老师出差学习多次,当大家在车上或轻声细语或高谈阔论时,只有张老师一人伏案于小桌板,专注读书。书并非消遣书籍,而是专业书籍,张老师不停在上面写写画画,很多论文都是在这样的写写画画中初见雏形的。

张老师读书广博,不仅仅是语文教育教学类的书籍,还有很多其他学科类书籍。当然,所有的书籍,在输出中都聚焦于语文教育。所以在张老师的讲座中,或者在他的论文中,我们常看到教育家、科学家、哲学家等人的言论,这些都是他输出内容的论据。

●王旋:走在引领之路上

很少有人能将知识批判的理性与认知过程的感性结合到一起,而张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跟张老师读书是一种痛并快乐的感受,作为主持人,张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专业的有影响力的学者,开出专业的阅读书目。我们的读文作业活动已经推进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张老师不仅是指导我们读,自己也加入到读文以及写作的活动中来,每期读文作业汇总时,学员们总能看到张老师写作的部分,当我们读到疲惫时,想想张老师百忙之中仍然为学员作出表率,也就会坚持下去。

听张老师上课是一种清新而美妙的享受。张老师的公开课总是想方设法解决学生写作的难题,力争在作文技术上进行突破,越是有难度的点,他越是愿意去挑战,因而他的每一次公开课总是会给人留下新颖深刻的印象。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中心
◆编辑:唐益 
◆二审:谢琼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