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家国情怀|陆游诗篇万古情
栏目:教育 来源: 发布:2022-01-0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导语:时光流转,家国情怀不仅是传统诗词中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所有人对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合。中山日报社携手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与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合作录制“留取丹心照汗青——古诗词里的家国情怀”系列微课,本期邀请到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李海珠老师,讲评爱国诗人陆游诗歌中的家国情怀。“中山+”APP教育频道特别开设专题,对系列微课进行集中展示传播,供全市学生学习,让青少年在经典赏析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出镜老师:李海珠(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老师,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曾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古镇镇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古镇年度优秀教师”等;参与多个市镇课题研究,精品课程研发;微课制作,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及发表。)

◆颂古诗,感诗情——陆游诗篇万古情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存量最大的诗人;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是谁?

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

陆游的诗,有以身许国的信念,有建功立业的思想,有顽强不屈的精神。

我们从陆游人生的三个阶段来学习他的家国情怀。

(一)少年阶段:身经国难,立下壮志

《三山杜门作歌》其一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逃)去不待鸡号旦。
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cuàn)。
呜呼,乱定百口俱得全,孰为此者宁非天。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陆游同当时的广大人民一起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教育的第一课便是逃难。在兵荒马乱之中,颠沛流离,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这种生活给陆游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段逃难生活,在陆游的幼小心灵上铭刻对敌人的仇恨,为他终生主张驱逐金人,收复失地,种下了思想的种子。

(二)中年阶段:投身从戎、赤胆忠心

成年陆游积极进仕,希望参与抗金,收复失地,无奈仕途不畅。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在陆游46—65岁期间,曾有机会投身军旅。在宋金两军试探战中,在西北寒冷的气候中,他身披铁甲,骑着骏马去追击敌人,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但陆游当时丝毫也不在乎。可惜当时的主和派,并不想收复失地,于是就把陆游排挤了。真可谓是“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一首《关山月》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三)晚年阶段: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时已然68岁的陆游,虽然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却“不自哀”,杀敌雄心尚在,报国壮志犹存,一心只想能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诗中巧妙地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将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渲染自己此心无时不在中原,表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崇高精神境界。

然而还不止此,甚至在陆游意识到生命将始终的时候,还盼望着收复中原,写下那首作为遗嘱的《示儿》: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是作者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总结,也是诗人爱国思想的艺术结晶。《示儿》中蕴含着对儿孙的谆谆嘱咐。诗中没有只言片语涉及家事,唯一使他放心不下的是失地没有收复,祖国没有统一,含着老泪告诉儿孙,一定要继承先辈的遗志,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至深,诗人强烈的统一祖国的愿望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三、厚植家国情,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家国情结的民族,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资源。我们从陆游身上,从陆游的诗歌里,感受着他纯粹深重的家国情,在我们的心里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点燃心中的中国梦吧,并为之付出我们的青春与热血!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为中国梦续写辉煌!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中心 
◆策划统筹/黄汉英 林晓洁 汤翠檀 
◆视频摄制: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 
◆编辑: 黄汉英
◆二审:孙俊军
◆三审: 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