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持续关注教育问题,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发声
栏目:民生实事 来源: 发布:2022-03-0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总有人问我,当人大代表这么多年,最大的幸福是什么?”3月1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客服部总监米雪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让更多农民工子女在父母身边读上公办学校,是她感觉最开心、最幸福的事。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米雪梅说,除了继续关注教育问题,她将继续肩负起使命,围绕中山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比如,她建议将中山市赋予享有 “设区的市” 同等法律地位,推动中山加快转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鞭策更是动力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听米雪梅介绍打工20多年的辛酸苦辣后,习近平总书记说道:“你讲得好啊。你的经历就像你的名字,‘米雪梅,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梅花香自苦寒来”,让米雪梅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不管到哪,人家一看到我的名字,就想起这句话。”米雪梅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是对像她这样千千万万打工人的关心和称赞。对她而言,这种肯定,是光荣,是鞭策,更是继续努力的动力。

米雪梅告诉记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她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标杆,面对困难不可轻言放弃,决不能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好地履职,更好地为农民工群体发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米雪梅身上的这股正能量,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3月1日一早,记者还没走进办公室,便听到一阵热烈的讨论声。米雪梅手拿订单,和同事们聚拢在一起,研究具体跟单方案。电话声时而响起,忙碌之中,大家干劲十足。

“现在招工特别难,但我的部门从来都不缺人,大家都喜欢这种氛围。”米雪梅笑着说。

推动建议落地是最大的幸福

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回顾履职经历,米雪梅说,从2018年至今年,教育问题一直是她关注的焦点。

2018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米雪梅建议,希望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满足日益增长的外来工子女入学需求,让这些孩子能够在父母身边上学读书。

米雪梅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作为建议的提出者,她看到了国家顶层设计对教育的重视,看到了具体的行动,也见证了广东省和中山市多年来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供优质基础教育,努力让学生‘上好学’”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列的202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第一项内容。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强教育服务供给”被列为十件民生实事第一项,明确完成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8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6000个。2021年,中山市已有超八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几年来,米雪梅通过信件、微信、电话、调研走访等多种方式听取建议,小到身边的交通拥堵,大到关乎国计民生大事,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关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不光是教育,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米雪梅说,提出的建议能够得到落地,对于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而言,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是最大的幸福。

肩负使命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发声

“作为来自中山的全国人大代表,每年我都会把中山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米雪梅说,今年,她经过前期调研,围绕中山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多份建议,努力讲好中山故事。

在《关于将中山市赋予享有 “设区的市” 同等法律地位的建议》中,米雪梅提到,中山市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一直以来无法与设区的市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中存在不少尴尬和阻碍,不能比照享有“设区的市”同等法律地位的弊端日益显现,直接影响了中山法治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她在建议中分析了现状与不利影响,并建议建议全国人大结合实际,研究将中山市等赋予享有“设区的市”同等法律地位,推动中山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营造创新、宜居、法治化、干事创业的城市环境。

此外,米雪梅还建议加大对建立国家公园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倾斜;建议探索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按人群分类分层缴费和分层待遇,满足和保障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差异化需求,解决不断提高的就医需求和医保资金不足的矛盾;建议加大力度指导与推进广东省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教育序列,为技工院校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隋胜伟
◆图+3/记者 冯明旻
◆编辑:蓝运良
◆二审:曾淑花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