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足以让一项挑战丛生的改革打开局面。
1000天,足以让一座亟待转型的城市焕然一新。
2022年初,中山全面启动“工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发起一场“空间革命”,从低效用地中谋求制造业城市的未来。到今年9月底,中山“工改”即将迎来“千日”里程碑。过去的两年多,中山的工业土壤上发生了怎样的巨变?“工改”又将如何推动工业之城更新血液、稳步向前?
“工改”千日催生产业“亿变”
近日,中山公开了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8月底,中山“工改”已累计拆除整理村镇低效工业用地超4.1万亩;今年1-7月,中山“工改”项目完成工业投资占中山全市工业投资的37.5%。
在爬坡迈坎的转型阶段,“工改”已然成为力撑中山工业稳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数据背后,一批本土制造业企业借助“工改”跻身“亿元级”企业,为中山“制造舰队”增添动力;一批低效的锌铁棚正在蝶变成为集聚高端产业的“黄金屋”,“亿元楼”、亿元园区中正在孕育产业新生态;过去分散的产业空间正连点成片,多个十亿乃至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酝酿。
回访首批改造项目:饮得“头啖汤”,赢得“好世界”
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在初期的观望与讨论声中,一批先行者率先加入“工改”行列,为后来者作出了一条向存量要空间的“中山探索”。
中山“工改”即将走入第1000天的重要节点。回望过去两年多的历程,那些率先行动起来的“工改”企业、率先启动的“工改”项目,现在怎么样了?
来论:以空间重构推动动能再造
中山“工改”即将迎来1000天时间节点,从怀疑、试探到主动作为,中山企业家经历了1000个日夜的改变,见证、参与并推动了大湾区城市范围最广、形式灵活的“工改”,经历了以空间重构推动动能再造的产业新变。千日攻坚,“工改”为中山创造了哪些新机遇?站在新起点,中山“工改”及产业发展的未来又将朝何处去?南方+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探讨。
编辑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