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1.9万多个入河排污口有了“身份证”
栏目:治水 来源:中山+ 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杨洋 发布:2023-05-0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入河排污口累计排查长度超过3000千米,为19671个入河排污口标注位置、图片、状态等相关‘身份信息’,目前已完成与省系统的数据对接,每半年会更新一次中山入河排污口相关数据。”近日,由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开发的中山市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APP,已全面录入了中山市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及图片,并与省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全市19671个入河排污口档案信息实现了动态更新管理,有了可监测溯源的“身份证”信息。


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排查排污口基本情况。通讯员供图

自2021年起,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采取“以无人机航测+无人船搭载侧扫声呐+人工拉网式排查为主,公众问询等为辅”的排查方式,建立“天、地、水”一体化排查体系,全面摸清各类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为后续排污口精准整治奠定基础。在人力难以抵达的可疑排污口点位,排查队员会放出无人机,打开“天眼”观测水流,让隐藏于水面下的入河排口无所遁形。在无人机难以察觉的林下、桥下、草丛下排口,“环保铁军”会以“拉网排查”的方式,不畏艰难,实地核查,不放过任何疑点。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四级主任科员刘露莹透露,中山作为广东省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3个试点城市之一,2021年已基本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工作。

据介绍,“中山市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系统和APP实现了全市19671个入河排污口的“身份证”式管理,不仅可以随时报告排污口整治工作进展,动态更新排污口情况,实现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排污口整治和监管工作效率。有了“身份证”信息,一旦发现河道排放异常,就能通过调取排污口信息,及时追溯、倒查问题,为从源头上监管污染物进入水体,推进水污染环境治理提供了信息支撑。也为深入开展重点排污口溯源,进一步细化排污口分类,落实责任、分类施策、系统治理提供了保障。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陈彦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