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伶仃洋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伟强:完善深中产业协作机制,促进两地产业链深度融合
栏目:工改 来源:中山日报 见习记者 李颖奇 发布:2024-06-1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深中通道即将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按下加速键。6月18日,以“迎接大桥时代 拥抱黄金内湾”为主题的中山部门“一把手”访谈,在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伟强在访谈中表示,深中两地产业一体化发展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山将从产业集群协同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主题产业园共建共享、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联合招商等领域加强与深圳对接合作,立足“深圳所需”、发挥“中山所能”,以产业一体化引领,积极融入以深圳为核心的都市圈。

访谈现场。 记者 王云 摄
林伟强。 记者 王云 摄

中山“十大舰队”衔接深圳“20+8”

林伟强表示,近年来,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动对接深圳工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多次赴深圳协调推进深中产业一体化重大问题、重点项目。今年5月,该局又牵头成立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联合深圳市无人机产业协会举办“2024年(深圳)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中山分会场”活动,携手深圳加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基础建设、供应链上下游等方面交流合作。

“2024年(深圳)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中山分会场”活动上,与会嘉宾观看展示的无人机。 (资料图片)记者 文波 摄

在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布局方面,中山制定了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发展规划,在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发展任务、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衔接深圳“20+8”产业政策,强化与深圳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协同发展。同时,积极推动“深圳研发+中山制造”“深圳链主+中山配套”合作模式,目前已经吸引比亚迪、彩迅电子等一批深圳链主企业先后就近落户中山增资扩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500亿元;其中,2024年以来计划新动工深圳重点工业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54.8亿元。

位于民众街道的彩迅工业园区。记者 缪晓剑 摄

针对金融、会展、物流等领域,推动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方面,

●中山不断拓展与深圳金融对接合作,推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山服务基地在翠亨新区揭牌,服务23家中山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发展;

●规划建设翠亨国际会展中心,积极探索与深圳交流办展、联动办展;

●与深国际公司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深中现代供应链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将全面建设“深中航空、深中跨境电商、深中制造业”三大供应链服务基地;

●协同深圳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支持华侨城中山欢乐海岸主题乐园落地建设,目前正在与深圳华强方特集团洽谈建设大湾区(中山)方特主题乐园。

构建十大主题产业园
拓展产业发展承载空间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将直接与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深圳连通,让中山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世界产业分工。承载大产业需要大平台,搭建大平台才能承载大项目。林伟强表示,中山正统筹谋划总规划面积272平方公里的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将打造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定制化高标准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十大主题产业园中的多个园区与深圳产业契合度高、合作基础良好,拓展了中山与深圳产业一体化发展承载空间。其中,深中创新合作区重点围绕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链布局,如今已吸引了比亚迪、东方龙大、朗翼、智岩等一批深圳项目落地。

接下来,中山将依托十大主题产业园,以及深中两市共同谋划建设的深中经济合作区等平台,筹备举办2024年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联合招引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企业,共同补齐产业薄弱短板环节,推动“深圳+中山”协作模式落实落地,不断开拓“双城联动”产业合作新模式。

深中通道。 (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引进深圳“数字+”“设计+”资源
赋能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山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城市,深圳“数字+”“设计+”等资源优势明显,如何推动深圳技术赋能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林伟强表示,该局积极对接深圳华为、腾讯等多家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平台,已有20家深圳企业入选中山数字化智能化供给生态资源池,推动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格创东智科技等与中山企业组建数字产业生态,引进中软国际落户东区、深圳华工能源落户小榄。

此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亦多次赴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和工业设计头部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发动企业参加“深圳礼品展”“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等展会,推动深圳工业设计产业延伸中山。2023年,成功引进深圳浪尖设计集团进驻翠亨新区,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占地70余亩,将打造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生态园区。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