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陪照护”试点病房落地中山!市人民医院探索构建住院陪护新模式
栏目:中山人医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章明阳 发布:2025-11-03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一人生病,全家受累”成为众多家庭的现实困境。在传统的家属陪护模式中,家属常常需要为陪护协调时间、请假奔波,精力耗竭。

11月3日,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免陪照护试点病房”正式揭牌。

该试点病房启动后,将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与护士共同承担患者的24小时生活照护工作,从而缓解患者住院照护压力,让家属能够“放心放手”。

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免陪照护试点病房”正式揭牌。通讯员供图

据悉,中山市人民医院作为市级“免陪照护”试点医疗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率先在陪护需求较高的“中医康复科”开展首批试点工作,探索构建住院陪护新模式。

目前,除了市人民医院,中山市还将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市骨科医院、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四家医院列为首批试点单位,以改革方式系统性破解陪护难题,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首批11名专业医疗护理员“上线”
提供专业化服务

“阿叔,今天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我来帮您翻身和拍拍背。”11月3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免陪照护试点病房里,一名医疗护理员正在为患有脑梗塞后遗症,目前进行了气管切开、需长期卧床的88岁吴叔(化名),开展照护工作。

医疗护理员为吴叔提供翻身等照护服务。记者 王帆 摄

她细心地用专业手法为吴叔拍背,助力他排痰,同时,通过翻身,帮助吴叔减少压疮的产生。

吴叔病情较重,目前存在双侧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和吞咽障碍等,每天需要用鼻肠管进行营养液输注。一年多来,他多次住院,家人的长期照护负担较重。

医疗护理员为吴叔提供翻身等照护服务。记者 王帆 摄

如今,有了专业“医疗护理员”的助力,吴叔可获得“免陪照护”服务,他的家属照护压力能得到减轻。

什么是“免陪照护”服务?在现场,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康复医学科主任刘中华介绍,“免陪照护”并非“无人陪护”,而是患者住院期间,由经过专业化、标准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提供全程、连续性的生活照护与基础康复协助,核心是让家属 “放心放手”,让患者获得“专业、安心”的精准照护。

该服务遵循患者和家属自愿原则、知情同意并自主选择的理念。

据悉,本次被选为试点的中医康复科,是生活照护需求较大的病区。该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是因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肢体瘫痪、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术后关节僵硬、肺癌切除术后等导致的身体功能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的患者。

他们康复周期长、生活自理能力差,且治疗手段不仅依赖药物,更强调日常的康复训练、情志调理与生活管理。

对这些患者而言,普通的“看护”远远不够,长期、专业的照护是刚性需求。

医疗护理员动作细致地将患者从轮椅转移到病床上,帮助患者”过床”。通讯员供图

照护者需懂得如何安全地辅助转移、体位摆放,甚至能协助执行部分康复师制定的训练计划。”刘中华表示,比如辅助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从而有效预防跌倒、压疮、肌肉萎缩等二次伤害等。

同时,他们需具备扎实的应急处置与急救能力,能及时应对各类常见突发状况,最大限保障患者安全。

中山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梁义介绍,目前,11名首批医疗护理员,都经过了市人民医院富有经验护理专家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

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既提供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照料,还协助患者完成翻身拍背、康复训练,并提供陪检送诊等专业服务。

医疗护理员为患者开展照护服务。通讯员供图

医疗护理员将每日参与医护联合查房和交接班,第一时间了解患者当日的病情重点、康复目标和注意事项。

同时,在照护过程中,他们将成为患者的“病情观察前哨”,敏锐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睡眠问题、进食困难等细微变化,并立即向护士或医生报告,从而及时进行干预。

他们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将助力患者“康复前置”,将康复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提升康复的效率和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每位参加班组制陪护的患者,都将收到一个智能呼叫器。这个呼叫器,对应医疗护理员手腕上戴着的“智能手表”,患者一旦呼叫,医疗护理员将能马上收到。

每位参加班组制陪护的患者,都将收到一个智能呼叫器。记者 王帆 摄

“这些医疗护理员,补上了专业医疗与24小时生活照护之间的最后一块拼图。”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雒洪志表示。

家属可实时参与护理员服务评价
持续优化服务

据悉,目前,市人民医院在《中山市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框架下,制定了具有市人民医院特色的实施方案。即确定了“基本生活照护免费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班组制服务按需选择”的创新模式。

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免陪照护试点病房”启用。记者 王帆 摄

在收费方面,目前医院明确了公开透明的收费标准。其中,一对一照护,是指24小时陪护,适用于病情危重、术后风险高、生活无法自理、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或者遵照患者和家属个人意愿,收费方面是每人每天收费220元。

班组制是指24小时巡视,适用于病情稳定、生活部分自理且无需持续专人监护的患者;同一时间内1个陪护岗位最多陪护不超过3名患者,费用为每人每天100元。这些费用均属于自费项目。

“在照护过程中,医院与服务机构共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日常督查、患者评价双向反馈机制,来持续优化服务,家属可实时参与护理员服务评价。”雒洪志表示。

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袁润强表示,免陪照护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人民医院没有简单照搬,而是主动走出去,到杭州、深圳等先行医院取经,并参加省市各级培训。

袁润强提到,“免陪照护”工作的推行,是市人民医院对“以患者为中心”的“红木棉”精神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医院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在全院推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医模式”。

全市共有五家医院被列为首批试点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刚劲介绍,中山市人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病房启用,是中山市贯彻国家、省关于优化护理服务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在前阶段整治陪护服务乱象、完善监管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回应群众关切、践行“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的民生实事。

“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局针对陪护服务收费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清退违规收费、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投诉机制,陪护服务投诉量显著下降,为本次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欧阳刚劲表示。

据悉,目前,除了市人民医院,中山市还将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市骨科医院、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四家医院列为首批试点单位,这些医院将优先选择老年科、康复科、神经内科、骨科等生活照护需求较大的病区开展试点,通过改革方式系统性破解陪护难题,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编辑 王帆  二审 徐钧钻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