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惠鹏、胡静、李林森等党员干部分别走进校园、社区等地,为市民带来多场心理健康科普课程。随着这些课程的结束,市三医院党委2025年“五进”活动(心理知识进校园、进厂企、进机关、进社区、进医院)累计开展了100场次,进度远超预期。
作为本地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核心力量与专业高地,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点工作任务,着力改变以往宣传教育“小而散”的局面,计划通过三年时间高质量完成300场科普宣教,构建“精准科普—早期筛查—分级干预”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推动心理健康知识深入群众,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健康、幸福中山贡献专业力量。
目标精准化:分层分类,按需供给。2025年初,医院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基于循证医学和权威指南,医院开发了一套标准化科普课件库,内容涵盖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等。同时,医院严格筛选宣讲团成员,组织集中备课、课程打磨,并实施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讲师队伍专业、活跃、务实。此外,医院还接受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及社会团体“点单”,安排讲师志愿送课上门,真正实现“医生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服务立体化:赋能干预,医疗接力。该项目逐步建立起早期筛查网络,使用PHQ-9、GAD-7等简易心理自评量表,帮助公众实现初步筛查并了解求助途径,增强“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的意识。以“科普+”为抓手,在活动现场公布全国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和公益咨询资源,为群众提供清晰指引。医院还开设高危学生24小时就诊绿色通道,学生复学率显著提高;成立快速抑郁诊疗中心,专注难治性抑郁症及伴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已完成56人次的有效治疗。每场活动后通过问卷及反馈表收集意见,持续优化内容与形式,提升科普质量与服务体验。
成效可视化:党建引领,服务社会。随着项目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医院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医院多个党支部与学校党组织达成党建共建共识,积极探索“党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模式;与农商行翠亨新区支行党支部签订党支部共建协议,探索组织共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工作互助、资源共享、经验共享的服务企业有效途径;远洋与社区签署党建共建协定,定期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截至10月10日,市第三人民医院线下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活动覆盖人群2万多人次,同步推出原创科普短视频16条、推文粤1200篇,阅读与播放量超32万,发放科普折页/手册3万份。心理援助热线接听来电8091通,其中高危来电74通,均实现专业规范的危机干预,成功守护了生命健康。(供稿: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 周闪雨 二审 陈彦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