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法宝 | 分离,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栏目:社会心理 来源: 中山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发布:2023-07-27

小多(化名)是初一的学生,但每次回到学校总是会出现身体的不适,如头晕、低热,甚至呕吐等情况,因此小多经常缺课,渐渐就表示不想回学校了。家长以为小多厌学情绪作怪,遂带来门诊求助。
进一步了解发现,小多虽然已经上初一,但目前仍要求父母陪睡,说自己一个人睡不着,会害怕,闭上眼睛就会想到很多可怕的事情,担心自己或家人会受伤甚至死掉。每次去到学校都会很焦虑,担心家人出意外无法来接自己,每当父母催促自己上学时,也会伤心,觉得"父母似乎不爱我了……""我不想长大,这样我就可以一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

经评估,小多存在明显的分离焦虑,升入中学后,人际、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会有较大变化,更是大大增加了小多适应新环境的难度。

什么是分离焦虑?

当我们提及分离焦虑时,很多时候会想到婴幼儿离开依恋对象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其实,在儿童青少年或成人中也会因分离而产生焦虑情绪。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指出,如果个体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且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型的,并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需考虑分离焦虑障碍的可能。

分离焦虑障碍的表现(DSM-5)

1.当发生或预期与家庭或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过度痛苦。

2.持续和过度担心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可能会伤害主要依恋对象。

3.持续和过度担心不幸事件会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例如,迷路或被绑架)。

4.由于害怕分离,一直不愿意或拒绝去学校或其他地方。

5.持续且过度恐惧或不愿独处。

6.持续不愿意或拒绝在没有靠近主要依恋对象的情况下入睡或远离家乡睡觉。

7.涉及分离主题的重复噩梦。

8.当发生或预期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抱怨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恶心或呕吐)。

分离焦虑障碍的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焦虑水平较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分离焦虑”的症状。

环境因素:丧失(如亲人或宠物的死亡);个体或亲人患病,转学或升学;搬家或移民;父母离异;父母的过度保护和侵扰等。

过度的分离焦虑会让个体难以适应离开家或离开依恋对象的环境,长此以往,会产生系列不良影响,如案例中的小多,无法适应学校生活,逐渐变得回避,更依赖家人,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怀疑,害怕他人的评价,不愿社交等等。

预防过度的分离焦虑
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做

1. 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

当孩子会趴会坐,就可以减少抱着的时间;会爬会走就减少空间的限制;开始对他人感兴趣,就可引导和鼓励孩子社交。

2. 减少不必要的保护与干涉。

父母不要企图把所有的危险和挫折都避开,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增强其问题解决的能力与信心。

3. 在安全稳定的氛围中练习分离。

避免频繁更换生活环境及照料者。告知孩子我们将短暂离开,何时返回,并信守承诺,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短暂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危险或失去父母的爱。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
家长可以尝试

1. 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询问孩子的顾虑,提供稳定安全的物理及心理环境。

2. 正视父母自身的焦虑。

若父母总是有各种“放心不下”,不希望孩子受苦,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依赖是应该的。

3. 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意识,发展独立行动能力。

打破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态度,让孩子了解并尊重父母的需求,若孩子具备相应的能力或条件,应坚定鼓励孩子自主行动。

4. 调整孩子不合理认知。

如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我是没有能力应对的;在爸妈身边才是安全的;分离意味着被抛弃等。以上的想法可能更容易吓着孩子,让他们没法离开父母,甚至影响日常的生活学习。

5. 若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已出现明显社交、学习、生活等功能受损,建议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编辑  陈彦  二审 谢琼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AI+LIFE HACKS丨The 107th Xiangshan Study Opens in ZS
原创 15716人浏览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