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35名青年突击队员破难题推动高效治水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黎旭升 通讯员 陈健 发布:2022-11-27

“清淤机器人运行成功了!”,伴随着一阵欢呼声,新时代中山青年突击队队员在火炬开发区小隐涌流域八公里河暗涵清淤现场激动地跳了起来,这是中建三局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在攻坚治水难题、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又一技术成果。该成果——《一种高效暗涵清淤机器人施工技术》近日经广东省建筑协会认定,被评为“国内领先”技术。

中建三局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青年突击队。通讯员供图

“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截污控源、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每一项都有许多的技术难点需要克服,这也是我们把青年组织起来成立治水攻坚青年突击队的初衷”,中建三局青年突击队队长刘长奇对记者表示。据了解,城市污水治理素有“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是管网”的说法,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雨污排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大量工业、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涌中,超出河涌的自净能力,造成河涌发黑发臭,在河涌治理的过程中,如何完善管网实现截污是其中的难点。

▶▶▶小隐涌流域30条70公里河涌约3000个雨污排口

中建三局青年突击队队员、项目技术总工丁浩告诉记者,控源截污,首先要找到黑臭的直接污染源头,简而言之,要找到河涌两旁的排污口,再顺着排污口溯源污水的排放路径和排放源,实现源头截污。然而很多河涌的污水排口藏在草木从以及水面以下,难以探查。此外,城市地下污水管网错综复杂,要找到管网症结并不容易。面对溯源难题,丁浩带领青年突击队队员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查阅已有排污口资料-调研区域人口及用水量-调取泵站运行数据-调查区域排水户接管信息”排口排查溯源方法,并引入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及QV潜望镜探测技术,再用脚步丈量小隐涌流域30条共计70公里河涌,排查出区域总计约3000个雨污排口,形成了开发区雨污排口分布一览图,为后续的治水技术方案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年突击队队员利用监控设备探测管网情况。通讯员供图

找到污水源头,中建三局小隐涌项目的青年突击队因地制宜,确定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水环境提升”的污水治理技术路线,剩下的就是要把既定的设计方案落实好。然而工程建设推进没有预期顺畅,由于绝大多数市政雨污水管网都铺设在城市主要道路上,进行管网的混错接改造势必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城市运行。为解决这个难题,青年突击队开始了对施工工艺的改进研究,参考国内其他地区先进工艺,研发了《重力流市政管道小管径顶拉管施工工法》,能够有效减少40%施工作业面,同时大大减降施工噪音,降低了项目施工对市民的影响,该项工艺被广东省建筑业协会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技术。除此之外,青年突击队员还研发了《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防倒灌污水截流井结构》、《一种倒虹吸管道自冲洗系统》、《一种用于排水管道污染源普查的多功能测量装置》等多种工艺工法,累计研发工艺工法5项,发表论文2篇。

▶▶▶攻克暗涵清淤成治水痛点和难点

在内源治理方面,暗涵清淤是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一大痛点和难点。城市暗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在河涌上方修建道路等设施进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河段。中建三局青年突击队队长刘长奇坦言,由于相对封闭、长期缺乏清理,造成暗涵藏污纳垢,还可能存有大量污水排口,要想治理好河涌,必须要对暗涵进行整治。然而传统的人工泵吸作业清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暗涵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容易对一线工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暗涵治理难度高、风险大。中建三局小隐涌项目的八公里河是城市暗涵的典型代表,8220米长的河涌有3000余米是暗涵,为解决暗涵清淤难的问题,青年突击队成立暗涵清淤攻坚小组,依托项目实践,研发应用了全国首台铲挖式暗涵清淤机器人,这款具有自动化、无人化作业能力的暗涵清淤机器人,不仅能够在各种恶劣作业条件下进行清淤作业,规避了人员作业风险,而且作业效率相当于20个工人。

青年突击队队员勘察河涌排口情况。通讯员供图

刘长奇说,水污染是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副产物,以科技的力量来解决水污染问题,为中山人民创造秀水长清、江河安澜的美好家园,这是新时代青年突击队的责任和使命。

据悉,中建三局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20年12月,队伍共有青年35人,平均年龄29岁,30岁以下青年占比78%。


编辑   黎旭升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