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辉||稻草垛里的童年(故事/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龙辉 发布:2023-09-06

七月的晒谷场 

七月是个好季节,最高兴的莫过于生活在农村的小孩。 

七月是不用上学,不用做作业,一天只剩下玩的时节,还有大把可吃的。山上的野果,那是可以直接塞嘴里的,而山上的鸟蛋,稻田里的“禾虾”(我们对一种类似蝗虫的小虫子的称呼),河沟里的小鱼等等就在野外生一堆火,烤得喷香。可是我们还是最喜欢在村里的晒谷场上玩。 

要说七月最热闹的地方绝对是离村有点路程的晒谷场。肩挑的,自行车拉的,农民用尽一切方法,把沉甸甸的喜悦拉回来,而开脱粒机的人在几个副手的协助下,把那种喜悦高高扬起,后面的两个人即把稻草叉开,留下金黄色的谷子,于是一场丰收的喜悦在晒谷场上上演,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 

而叉开的稻草,堆成小山一样的稻草,都是孩童玩耍的天堂。小一点的跟在大点的屁股后面在稻草垛中,挖出一条条“地道”,装扮好两边的出口,一队人藏在里面,等外面的一队装模作样地走过来,然后出其不意地跌跌撞撞冲出来,口里喊着“冲啊”“缴枪不杀”等口号,外面的一队假装不敌,稍一抵抗就投降了,排成一列给里面的一队轮流训话。过后换个角色,把“地道”填好,再玩一次,乐此不疲。 

玩腻了,胆子大的爬上稻草垛,做出各种姿势,像玩水一样往下面松散的如棉花样的稻草上跳,引来一阵阵欢呼,还有更多的人来效仿。 

游戏让孩子们如此痴迷,以至于有一天邻居家一个小孩不见了也不知道,待到天黑了家长整个村子喊吃饭也喊不回来,大家都慌了神,一时间,整个村子翻了个底,连废弃的猪圈,老井之类的也不放过,并不见人影。后来没办法了,只好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办,什么生产队队长大叔公二叔婆的聚了一屋子的人商讨对策,末了,只能按老规矩,按生产队的做法,一队二队三队先分工好,一队放鞭炮,二队敲饭盘水桶,三队准备药物,天亮了分头行动。只是农时不能耽搁,只能安排妇女和老人去,大家商议好了,有什么情况及时通气。 

这一夜,有多少家庭是无眠的,关系好的在安慰主人,陪着主人述说小孩的调皮,说着他的乖,说着他的懂事,一边说一边陪着主人掉眼泪,一切都按照最好的去安慰,按最不好的设想去想象。关系一般的就拿出那个小孩的事来教育家里的小孩,不时传出一两声压抑的小孩的哭声。 

天刚蒙蒙亮,邻居家就迫不及待地出门找了,三队人倒是井井有条,一时间,鞭炮声,敲盘声,喊小孩声此起彼伏,在小村的周围响个不停。

对于找人这事大家都是很认真的,连平常关系不好的人也去了,连平常不敢去的地方比如棺材坑,也拿个棍子去打一打戳一戳,连密林的地方也不怕了也敢壮着胆子去趟一趟。 

唯一不受影响的是晒谷场,依然像头天那么热烈,只是玩耍的小孩都跟爷爷奶奶或者妈妈去找他们不见了的同伴,而没有昨天的撒野。

突然,稻草的底部钻出了一个小头,他看了看周围的情景,又看了看东边初升的太阳,才醒悟过来他居然孤身一人在晒谷场上睡了一夜,就在掏好的“地道”里面,毫无征兆地哇哇哇大哭起来,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野外独自睡了一夜,不吓哭才怪呢。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6.6倍!25分钟!中山北站改扩建最新消息
原创 25103人浏览   2025-10-22
今年前9月,中山灯具出口额达119.5亿元
非原创 20935人浏览   2025-10-22
20个重点项目签约!第33届古镇灯博会开幕
原创 20934人浏览   2025-10-22
市属媒体火炬片区新闻联络处成立
原创 19105人浏览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