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梁“抛煎堆”
生活中,有很多的习俗会消失。在这个信息资讯发达、人员流动量巨大的今天,有种农村习俗慢慢地消失了,比如流传在中山隆镇地区的建房子上大梁“抛煎堆”。
▲煎堆(图/ 陈龙辉 摄)
人在一生中,亲手修建一栋房子那是了不起的事,有些人穷其一生,都没办成,只能留下一肚子的遗憾。所以,在世时候能建栋房子,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情。
而上大梁,绝对是建房子的头件大事。
头天晚上到天亮前,一家的女主人和一班帮忙的妯娌邻居一夜没睡,架起一个大油锅,把油花花的花生油煮得哗哗地开花,把一个个雪白的和好的米粉团在芝麻堆里滚一滚,小心地放进油锅里,然后拿起漏勺轻压,看着一个个煎堆在灵巧的漏勺里变大,变黄,油灯映着女主人的笑脸,一沟一壑在灯光下像一朵花开展着。灶边已经放着几个大箩筐,已经装满了冒尖的两筐——起码要炸满四箩筐才够呢。
厨房里不时地传出笑声,家长里短只挑高兴的事去谈。
时间已经快五点,天就要亮了,建房子的师傅也来了。这边赶紧去催,看看煎堆炸好没有,好一会才见几个人风风火火地担着几煎堆来到新房子跟前,旁边几个十几个半大的小孩试抢着有利地形准备着抢煎堆呢。
待这一套仪式做完,吉时已到,四个建房子的师傅两边一个,一个把大梁扛着,一个在旁边护着,顺着脚手架小心地爬到砌好的山墙上,那也是需要很好的功夫的。两边梁头用砂浆坐好,然后一个师傅爬到梁上,把两条红布展开,上面写着“上梁大吉”,大喊一声“安居乐业”,即建房子师傅的活在这个仪式上结束了。
重头戏来了,小孩都不约而同地大喊:“上梁啰,抛煎堆啦。”在小孩的期待中,主家在后堂高高地把一个个焦黄的煎堆抛起,从梁上画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在小孩的眼里那是一道无法形容的弧线,大家都盯着那条弧线,都跑去它将要落下的地方,等它落下来,为什么就不可以站着不动,总有落在自己附近的,各位,你这样想就错了,不争不抢又怎么体会到这种乐趣呢。
在众小孩的欢笑声中,在上下起伏的煎堆刷刷的抛落声中,终于大家都高兴了,连最小的一个小孩也捡到三四个煎堆,大家都尽兴而归。
有些人问了,那油乎乎的煎堆落到泥土上还能吃吗?更何况香喷喷的煎堆,那是家里人过生日或者过年才有的。别人家好不容易建房子了,上梁了,小孩去抢几个回家解解馋,很正常,拿回家把灰吹一吹,香、脆、酥。而大人想,除了小孩可以解馋,更重要的是捡个“金波罗”回来,沾沾喜气呢。
而炸的煎堆,大头的是分送邻居、要好的、亲戚朋友全部送齐,不可遗漏。
村里的小孩就这样,等着别人家打地基,等着砌墙,等着上梁,有的会问自家的大人:“我们家什么时候也能建房子?”
后来,不知从何时起,这种仪式就没有了。如今,我只能将它们从记忆中翻起,心中会有一丝丝遗憾和感动。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