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华道作为西区街道的“门前三包”示范街,在相关部门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沿街商铺已更新换上智能责任牌,占道经营、乱丢垃圾现象明显减少。据悉,西区街道计划将富华道示范街的经验做法推广至全区,并在今年打造“一社区一示范”,实现9个社区至少建设1条示范街。2月15日,记者来到西区富华道,了解西区街道是如何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并打造“门前三包”示范街的。
开通工作热线,设立“门前三包”红黑榜
“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以来,西区街道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目前建立了“门前三包”1+18+52治理体系,即街道“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18个成员单位+52个三级网格,形成了“街道-社区-网格-责任主体”四级联动的“门前三包”治理体系。
为让“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深入人心,发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西区街道结合爱国卫生活动,动员机关、群众党员志愿者以入户宣传、派发倡议书等方式开展线下宣传,截至2023月2月,共签订门前三包责任承诺书12000余份(其中2023年新签订2442份)。2023年1月,西区街道还出台了《西区街道“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方案》,设置“门前三包”工作热线(0760—23320169),群众可通过拨打热线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将对问题分门别类并交办整改。
此外,西区街道还建立了“红榜”“黑榜”台账制度。“日常社区网格员会对门前卫生不好的商家进行劝导,若商家屡劝不改,就会上‘黑榜’;积极配合,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商家,社区会推荐其上‘红榜’。”西区街道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前中山正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西区发布公众号特别开设了“创文曝光台”栏目,红黑榜名单也按月定期公布在公众号上,希望通过社会共同监督方式,引起商家、市民对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的重视。
推进简易程序现场执法、文明执法
“我们巡查发现,您的店铺违反了《中山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项,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瓶罐等生活垃圾……现依据相关处罚条例,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整改,处以一百元以下罚款。”在富华道背街小巷一处商铺门前,西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正现场打印出具处罚文书,对一屡劝不改商家进行现场执法。
▲针对屡劝不改的商户,执法人员进行简易程序现场执法,对商户进行处罚。记者 黄靖怡 摄
“作为中山市司法局的简易程序现场执法试点单位,在‘门前三包’工作中,关于违反经营秩序方面,我们实行了简易程序现场执法。”西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赵金表示,开展简易程序现场执法后,解决了两个矛盾:一是避免了执法人员与群众的现场冲突,以现场执法替代以往先扣押物品、后通知当事人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罚;二是现场执法将原来的处罚程序时间从一周压缩至15分钟以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既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也对当事人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赵金说。
采访当日,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了一家商户门前垃圾较多,立即上前对商家进行劝导教育并宣传“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对商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现场商家积极配合工作,当场清理门前卫生并保证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制。“我们坚持先劝导、再执法。对于积极配合工作的商家,以教育为主,不会进行处罚。”赵金说。
“门前三包”工作依靠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更需要群众的参与。商户欧女士表示,“门前三包”责任制他们一直都积极履行。“我们门前每天都安排卫生人员打扫,行政人员进行监督,确保门前卫生。街道办工作人员也经常来这里宣传,我们也希望为富华道、为西区街道的环境出一份力。”
经常在富华道一带走动的市民杨女士认为,“门前三包”工作开展以来,富华道的环境卫生状况有所好转,“作为市民,我们也要积极响应中山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自觉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