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芳||西岭千秋雪(地标/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徐正芳 发布:2023-02-13

往西飞,去看雪

手机推送,珠海去成都的机票,公务舱只要800元。顿时很想订一张,去看看雪。这个时节,成都没有雪,川西有,岷山有。如果赶上天气好,越过城市的天际线,可以看到皑皑雪山,突破天际,横贯南北。

杜甫曾经望着这雪山写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西山雪水,自岷山灌出,奔流向南,在宜宾与金沙江相遇,万里长江自此而兴。巴山蜀水之间,孕育的不止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也自北向南,涌入长江。四条河流冲刷出的盆地,名为四川。

当李白还只是青衣镇的青衣居士时,借长江水道出川,青涩而又充满希冀地写下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若干年后,斗酒千篇名满天下,挥洒之间便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失意归川时,这片土地给予他安宁,重新丰满他的气度。一如曾经让年少轻狂的司马相如,如愿驷马而还。又似一座草堂收容了流亡的杜甫,一口家乡的味道温暖了失意的苏轼。给予归川者庇护,给予出川者祝福,是为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并非生来便是天府之国。能以象牙为坑,制出太阳神鸟和金面具的金沙文明,湮没在淤积层下。能铸出大立人、青铜神树等礼器的三星堆文明,至今还有很大部分静静地躺在鸭子河畔。在西山奔腾雪水被降服之前,文明的火光,总是消失在洪涝的暗夜中。

这片土地,曾经向华夏大地输出大禹,划九州治天下之水。等待了几千年后,终于迎来中原的回馈。岷江之水,自灌县而出,河道变宽,流速减慢,又尚未泛滥。李冰便在这修建了都江堰。由鱼嘴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外江泄洪,内江灌溉。又建飞沙堰排内江之沙防河道被淤,凿宝瓶口以取水灌溉。后经历代完善,成为成都平原的最为重要的水利系统,乃有天府之国。记录在正史中的李冰父子,以至今功效正常的都江堰,顺位排在大禹之后,成为中国水利史不朽的丰碑。而口口相传的神话里,二郎成了灌口二郎,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纵目,也自然成了二郎神额头上开出的天眼,有了劈山救母的功绩。或许,劈开的正是这岷山,救出的母亲,是成都平原。

至此,文明的星火开始如庭燎之光,如旭日东升。蜀锦蜀绣、川剧变脸、燃气煮盐,日渐富饶的巴蜀大地上精神丰盈,催生了道教,青城山成为道教五大仙山。也滋养了峨眉,成为佛教四大名山。扬一益二,定鼎天下,巴蜀真正融入了中原,不再偏安。是谓“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和平时,巴蜀大地上佛道儒相得益彰,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危难时,出师表字句忠义,诸葛亮七出祁山。将相之外匹夫有责,嘉陵江畔钓鱼城,据守36年,令蒙哥折戟。到了近代,国有大难。南京陷落,武汉失守,重庆为陪都。都江堰滋养出的川地川人,成了华夏最后的后方。太阳神鸟之后、纵目二郎神之后、诸葛孔明之后,持死字旗出川。川军数十万忠骨埋他乡。

这一切没有白费,今天在他们合葬的坟茔之上,从宜昌修往巴东的高速公路,正在改写蜀道难。在他们随张自忠死战的枣宜战场上,长江之水正北调流往新中国的心脏。

这一切没有白费,八大水利系继李冰之后,在宜昌在三峡筑起大坝,高峡出平湖。在雅砻江、金沙江建设了梯级水电站。正一路向西,挑战工程极限青藏高原、雅隆藏布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之雪,滋养天府,青藏之雪,滋养三江。纵深的国土和勤劳的人民,是今时今日应对危机与挑战的力量之源。仁人志士继往承前,修沟壑为灌渠,化沧海为桑田。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