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良||跨过鸭绿江(致敬/纪实)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万国良 发布:2023-01-09

听从祖国召唤

1950年下学期,我考入了东北军区沈阳铁岭医校。招生简章是学期二年,毕业后分配军内医疗单位。可是我们学了不到半年时间,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提前结业,准备赴朝参战。

学校四个护士班近200名学员,编了三个中队组成为一个大队。入朝前这批学员由铁岭市前移沈阳南陈相屯。这个屯很大,约有300余户居民。在此我们住了约四周时间,因入朝队伍多,我们只好等待。在这期间,有一次上级派人来,开会进一步讲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也讲些战场上的典型战例,使大家深受鼓舞。同时,会间还派来了有实战经验的老医务工作者,给我们讲战伤的急救,并进行了模拟演练。这样使得这批刚出校门的卫生战士,在战伤急救知识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我记得又过了几天,是个下雪的天气。我们早上打扫的街道、院子一片白。早饭后,从街东头开过来一辆吉普车,进了大队部院内,紧接着集合的哨音响起。全队都集中在农会的大房子里开会。

前来的这位首长说:“我们是志司韩先楚副司令员派来的,特意来看望大家的。同时,上级让我宣布,军区决定:铁岭医校这批医护兵全部归属志愿军十三兵团第三十八军。这是大家的光荣!你们的军长是梁兴初、政委是刘西元。”然后,这位领导又着重讲了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的战况,说三十八军在这次战役中打得特别好,在多次阻击阵地中,战斗进行得十分残酷。如松骨峰阻击阵地,敌人多批、多架次的飞机轰炸,大炮的轰击,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集中冲锋,阵地经多次反复争夺,山坡上敌尸成堆。阵地内外我军牺牲的战士也不少。其中,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一个连队一百七八十名指战员,最后连负重伤者在内只剩七名战斗员了。但是,他们始终未能让敌人从我阵地上逃过去一个。阻击战迎得了我主力部队前进包剿敌人的宝贵时间。此战役东西两线歼敌三万六千人,其中美军主力两万四千人。这一仗扭转了朝鲜战场整个战局。美李军队溃退到汉江南至三七线。此战役三十八军功勋卓著,彭德怀司令员嘉奖三十八军为”万岁军“!从此三十八军名扬天下。这时全场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全体战士起立,高唱志愿军战歌,送别了首长们。

在陈相屯,我们军训生活之余和当地老乡相处得很融洽。小学生赶上我们开饭,我们就叫他们吃饭。有时肉炖的菜,我们就端一碗给房东大娘吃。大娘大嫂做好的豆包有时就送我们尝。如不吃送来的东西老乡还生气,后来请示领导,也只好这样了。这不只是我们班,全队大多如此。

冬季天冷,我们帮老乡担水、劈柴、撮雪、打扫卫生。可以说,只要有活我们就帮忙做。年纪大的老乡将我们看成是晚辈,对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学生兵不当外人都很亲切。军民间说起话来也很随便。有一次,我们班的几个同志,站在大门边的秫秸垛旁唠嗑,一位大娘指着我说:“这不都是半大孩子吗?这么小就当兵,爹妈能舍得吗?”我当时才16岁,我们同学这个年龄的不少。我说:“舍得了,保卫翻身后的果实都能想得通。”一位大爷说:“听说美国的枪炮、飞机比日本鬼子的还厉害,是吗?”班长张俊奇说:“上级刚报告了,经过两次战役消灭美军李成晚军五万多人,敌人从北朝鲜首都平壤逃跑回三八线以南了。”一位中年老乡,我们都管他叫教员。他说:“现在共产党、毛主席这老一代革命家,可不是以前的满清,外国人想欺侮我们,是打错了算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战争打得太值得了!打仗就得靠这些爱国热血青年!”正说着,开饭的哨响了,同志们都跑回班里去。

这个冬天就是很冷,我们的衣帽都是在医校时发的,但军装没发罩衣,三个月穿下来,有些同志棉袄袖子和前衣襟都有一层油了,影响了军人的形象。一天,村里的大娘大嫂们,她们合计好了,当我们晚上睡着后,就把同志们的棉袄拿到屋外将油污的前襟和袄袖都刷了刷,然后烤干。第二天,我们起床后穿上干净的棉衣,觉得特别温暖,心中对其十分敬意。李恩惠同志说:“在家只有母亲、姐姐才能这样做呀。”班长说,老乡要帮同志们洗刷、缝补衣服的事曾和大队领导商量过。这真也体现了老百姓和咱军队是一家人亲。

我们这批学生兵,连日来接受了一些军事训练,举止行为也有很大提高。老乡说这些小年轻坐相、站相、走路和来时完全不一样了,看着都很顺眼,有军人的姿态了。

一天,军里派来四位老同志,一位是总队长,一位是教导员,还有两位老医务工作者。开大会时,他们说再过两三天我们就可能要开赴前线了。我记得是二月六日这天上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向南约五里远的车站走去。我们正向前走着,领队的让大家停一会,是村妇女会陈主任要对大家说几句话。她说:“这些天全村老乡和咱这批医务兵真是有感情了,不愿让大家离开......看你们这些小年轻,都多精神,做事眼明手快。到前方要很好照护伤病员,要多立功,邮回喜讯来,你们父母哥姐,还有喜欢你们的女同学,看了该是多高兴啊!祝贺大家了,平安!”讲完后,我们的队伍又很快向前行进。

我们快到车站时,看到站台南端停着几节车厢,站台周围有很多老乡和几队年轻学生。当我们走近时,老师领着学生,还有老乡们都拥过来,把准备好的瓜子、糖果等往我们的衣袋里、挂包里塞。我们一再推托不掉。老师学生们送笔记本、钢笔等物品,尤其那些女学生还有送手帕和照片的,这热烈场面难解难分。大队领导只好整队,唱起志愿军战歌,然后又唱起了前苏联近卫军歌曲:“听吧,战斗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着我们......”这时我们看着妇女会的领导们,特别是那些老师、学生几乎都哭了,老乡们用衣袖和衣襟抹着眼泪。我们这些学生兵有的是泪流满面。这首歌曲唱出与当时的真实场面。几位领导示意大家离开,指示火车司机拉响了汽笛,催我们登车出征。

我们乘上列车后,从车窗向外望去,群众还在不停地向我们招手,有的还在抹眼泪。我们的领导向群众招手致意。车厢里,我们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列车开动后,疾驰地向丹东方向而去。这时车厢里又唱起了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歌和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三十八军军歌。当列车经过一个较大的车站时,又上来了很多战士。看来上前线的部队很多,我们等了多时,第二天上午抵达丹东。到丹东后,记得是住在一所学校里。丹东街道行人稀疏,相当部分的店铺是关着的。我们住所也不让往外晾衣被。有时防空警报声会响起,这里已是一派战争的气氛了。第二天下午四时许,我们的队伍向对岸出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正在燃烧的战场。    

作者简介:抗美援朝老兵,现年90岁。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镇超”10月开赛,阜沙队积极备战
原创 17963人浏览   2025-09-15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原创 16102人浏览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