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城市“血管”清道夫
栏目:中山骨科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5-01-15

连日来,寒风凛冽,却难挡“清淤人”的坚定步伐‌。在中山市西区街道一处管井口,一抹橙色在冬日的萧瑟中熠熠生辉——那是“清淤人”吴新炎,身着标志性的专业防护服,氧气罩扣在脸上,毅然钻入冰冷的污水管网。在队友们的协助下,他紧握牵引绳,顺着绳梯稳步下降,污水慢慢浸透防护服。

井底,昏黄的作业灯是他前行的唯一指引。吴新炎凭借这束微弱灯光,细心清理着管道内的杂物,将清理的乱石放入特制盘中,由井上的队友小心拉出。汗水与污水在他身上交汇。

39岁的吴新炎,来自湖南,是中嘉二区项目组的有限空间作业员。他持有专业证件,拥有四年工龄,基本承担组里所有下井任务。面对阴暗潮湿、水位深的管道环境,他从未退缩。“管道清淤工作辛苦,但总要有人做、有人承担。”吴新炎如是说。‌

中山市治水攻坚3年来,像吴新炎这样的“清淤人”每天都在奔波。他们穿梭在中山各处的暗涵或污水管网,进行着艰苦的清淤作业和管网修复工作。施工现场,通风设备发出巨大轰鸣声,清淤设备严阵以待。

“目前是在进行非开挖修复的预处理,先进行现场围蔽、设备进场、警示灯亮起,随后采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经检测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后,方可下井作业。”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厂网一体化中心城区存量排水管网清检修项目中嘉片区负责人叶明鑫向记者详细介绍。

城市的污水管网里淤泥与树根交织,井盖下空间一般仅能容纳一人下井,需要持有专业证件人员下井清理;而居民小区的污水管网则相对简单,吸污车就能清理大部分淤泥。对于吸污车无法处理的杂物,则需要专业有限空间作业员下井处理;若是建筑废料等坚硬杂物,则使用手持炮机进行击碎,再用编织袋收拾好吊上井。初步清淤结束后,再进行光固化处理,确保管道修复完好‌。

叶明鑫介绍,截至目前,厂网一体化中山城区存量排水管网检测与完善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程已普查中山城区2233公里,清淤检测1421公里,清淤近10.7万m³,修复227公里。其中,中山城区的中嘉二区普查了205公里,清淤管道检测151公里,清淤积量5600m³,修复25公里。


▲清淤现场。


▲下井作业前工作人员对密闭空间进行通风。

▲通风后工作人员对气体进行检测。


▲通风和检测合格后,监督人员进行下井作业前的审批。


▲作业人员正在准备下井作业所需物品。


▲现场作业时所需的装备物品。


▲作业人员佩戴防护面具准备下井。


▲狭窄的井室给作业带来许多不便。


▲作业人员在狭窄的井室中进行作业。


▲从井下清理出来的杂物。


▲作业人员完成作业后,井上工作人员协助其上井。


▲完成清淤后,采用设备对井室进行检测。


▲清淤结束,工作人员将电源关闭。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见习生 张景天

文/本报记者 高倩荷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2596人浏览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