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中共中山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山市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十大攻坚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更高质量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坚持“工改”规划与城市规划一体推进,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联动推动“城改”“田改”。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不仅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主要载体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质生产力,肩负着构建深中产业一体化大平台、创新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等责任。
构建深中产业一体化大平台
深中通道是推进深中产业协同一体化的黄金纽带,现代化产业园区就是推进深中产业协同一体化的重要载体。2022年以来,中山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6万亩,项目容积率从改造前的不足0.6提高到3.0以上,推动“商住转工”超万亩,助力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整备土地超2万亩;服务优质本土企业增资扩产823家、新招引企业1028家,预计新增投资总额1862亿元,推动2024年全市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较2021年分别增长67%、41%。
中山正结合深圳“20+8”产业发展需求,以及中山“十大舰队”产业发展布局,对接深圳智能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和数字创意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培育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能源等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按照“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目标,中山市各镇街以千亩以下规模为主的产业园区,难以满足深圳产业集群落地需求,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是必然路径选择。以“深圳研发+中山制造”为主线,围绕产业“强链、稳链、固链、补链”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通过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为代表的市场化手段,激发深中两地产业一体化的内生动力。
创新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目前中山市产业园区普遍规模在千亩以下,园区小、厂房邻避问题严重,耕地、鱼塘混杂其间,存在噪音污染、排放物污染等风险,导致产业园区和耕地碎片化,彼此不存在规模效应。为了破局,中山正在探索的“田券”制度,便是鼓励资源优势镇街将集中连片整治出的新增耕地通过“田券”交易,有偿代其他镇街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实现零散耕地向耕地集中整治区转移,促进耕地布局优化和区域资源互补。2023年起,中山又建立了耕地保护激励性补偿机制,增设市级考核激励资金,奖励成效突出的镇街。“田券”制度推动的耕地跨镇街整合,为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24年起,中山进入跨镇街土地综合整治阶段,着眼以市域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首先开展了耕地跨镇街整合。如果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以空间资源要素更大尺度流转和更全要素综合为特征的跨镇街土地综合整治,中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进入2.0版。将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作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主平台,在乡村空间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等方面有力支撑“百千万工程”实施,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质生产力,因其产品就是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规模生产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镇街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一直制约着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2023年,小榄镇生产总值(GDP)是排名最后的镇街20倍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差距更大。小榄镇永宁社区2023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2亿元,排名最后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不到100万元。《中山市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十大攻坚行动方案》提到,更高质量推进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
连片打造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通过经济强镇和弱镇之间衔接合作形成经济共同体,是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共同富裕路径的探索。一是空间相邻的经济弱镇和强镇通过共建产业园区,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红利,同时允许空间不相邻的经济弱镇,以建设用地指标入股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区模式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尝试“资源入股”,通过对乡村耕地、生态用地、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投资等进行评估,量化其在产业园区产业项目建设与经营中的资源资产价格,通过“资源入股”与项目投资主体进行合作分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的长期增收。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师、博士,中山市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