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也强调了就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联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
2024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为1179万人,就业形势遇到了严峻挑战。党建工作是魂,就业工作是本。从党和国家对就业工作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及联合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来看,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工作。因此,厘清新形势下联合培养研究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进行深度融合联动的内在逻辑是以高质量党建促进联合培养研究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前提条件。
一、内在目标的一致性:铸魂育人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
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在内在目标上存在显著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总体战略部署。新形势下,铸魂育人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政策的明确要求。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党建工作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党建工作通过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与就业工作的目标不谋而合。就业工作旨在通过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研究生顺利实现就业,促进其个人价值的实现。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共同为国家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层次人才。
当前,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党的政策,明确强调高校党建和铸魂育人的重要性。这些政策不仅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铸魂育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将铸魂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二、工作内容的契合性:就业导向是党建工作的新方向
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在工作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就业导向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建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党建工作通过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而就业工作则通过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帮助研究生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两者在工作内容上的契合,为实现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校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就业导向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全过程,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研究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实现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
三、推进过程的协同性:深度联动是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
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展现出紧密的协同性。深度联动是党建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要实现深度联动,需要建立健全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党建部门与就业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建立研究生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和意见,为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推进过程中,应注重创新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例如,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推动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党建与就业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工作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以推动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联动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例如,鼓励高校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加强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沟通协调和资源整合,推动两者在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的深度融合和协同推进。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联动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本文系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专项经费课题(4YYJS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