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丛丨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栏目:理响兴中 来源:中山日报 匡和平 发布:2024-08-1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特别是要“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这就意味着在改革中不仅要看“做没做”,而且更要看是否有实际成绩或成果,是否取得可评价、可验证、可推广的改革成效,归根到底就是是否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此,把握改革真谛、锚定人民群众新期待、增强实干本领就成为其内在的必然逻辑。

一、把握改革真谛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党。满足人民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一切政策方针都是为人民实现其利益,所做的一切工作也都是围绕人民利益而展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历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还是改革开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40多年来,改革开放因人民而大潮奔涌、为人民而劈波逐浪。沉甸甸、金灿灿的成绩单,生动诠释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虽然改革在不同年代、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重点有所不同,但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一以贯之、从未改变。“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改革的每一次推进,都力求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内蕴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深层逻辑。人民是改革事业的主角,人民心声就是改革所向。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旨归,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把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转化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为增进民生福祉行之笃之。这必然要求在抓好改革落实中,要去伪存真、动真碰硬,警惕虚假伪饰的思想苗头,摒弃浅薄浮躁的不良习气,保持求真务实的劲头,扛起敢作善为的担当,坚持立足岗位“谋事为民”,聚焦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风险挑战,把注意力集中到改革发展上来,让各项改革任务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要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多出增进民生福祉的真招实招,把“让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把精力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二、锚定人民群众新期待

改革不只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信念,是一个承载了希望与等待的词汇。它可以塑造一个国家的未来,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词已然引发了世间万象的变迁,掀起了中国社会巨大的改革浪潮,让中国社会开始变得美好,让人民群众走上富裕生活。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然而,在改革的浪潮中也出现一种不协调的现象。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策制定透明度不够,对市场干预过多,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太少,对改革效果的监督和评估力度不大等原因,导致当地人民群众丧失了真正分享改革红利的机会,有的甚至使已获得的改革成果得而复失。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习近平同志指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改革从来都是问题驱动和问题导向。改革本身只是方式,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服务群众工作质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民生领域改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每一项都是人民群众的“心坎事”。在教育领域,要推进教育公平、共享优质教育,为民族复兴筑牢坚实的人才基础;针对“看病难、看病贵”,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力巩固就业向好态势,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此,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要问需、问计于民,尊重基层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改革方向,把人民群众“盼的事”变成党员干部要“干的事”。必须自觉把“实”字贯穿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方案制定、部署实施到政策配套、督查落实一抓到底,在把握时度效中一项一项办、一步一步干;在及时回应、郑重表态的基础上,自觉把“问题归零”作为兑现民生承诺的落脚点;以民生为“尺”量发展之长短,以民心为“镜”鉴改革之得失,让民心民意贯穿改革各领域各环节,自觉把改革成效放在实践中去检验,将一份份“问题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清单”,用真抓实干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为改革“点赞”。

三、增强实干本领

“实”乃谋事创业之基、做人做事之本。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抓好改革落实,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把改革“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

实干必唯实,实干要真干。干在实处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为此,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证作风有新气象。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要勇敢拿出“实”字精神,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涵养初心使命,凝聚党的战斗力,时刻反省自己对人民群众是否端正态度、谦虚谨慎,是否求真务实、体察民情,是否从善如流、广开言路。绝不当空头评论家,要放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作风秀”的花架子,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

实干是一种勇气和智慧,要胆识和方法。改革必然触动利益,是一件冒风险的事,要敢于动真碰硬,要有扛起“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使命担当,以“无我”之心为民尽责,才能抓出成效。改革是创新的事,不讲究策略和方法,难以成功,难以让人民群众满意。只有另辟蹊径,有独创性和灵活性,才能显现出耐力和生机。遇到矛盾和问题就绕着走,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究其原因,或是对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理解不够、研究不透,工作打不开局面;或是能力撑不起想法、水平够不着标准,“起跳摸高”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作风不踏实,工作浮于表面,求真务实不够。要当好“改革促进派”和“改革见效派”,就必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主动作为,守正创新,用“实干”的智慧解决问题,应对风险挑战,最终赢得百姓的口碑,搭建起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涌现出更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除了靠党员干部自觉,还需要靠组织作为。组织部门不仅要为干部搭好锻炼的舞台、展示的平台,还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完善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激励体系,保护“想干”的热情、激发“愿干”的动力、鼓足“乐干”的氛围。同时,要树牢“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积极选树和宣传敢于善于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推动形成崇尚实干的良好局面。

(本文为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文作者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 人间小团圆
原创 14455人浏览   202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