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6月30日正式通车。这意味着珠江口“黄金内湾”交通网络的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从2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内,两地形成半小时工作生活圈。“通勤搭子”“旅游搭子”“创业搭子”等话题在深中人的圈子里火热了起来。一座桥连着两城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公共服务是深中两地发展的桥梁,是区域一体化的着力点,建立深中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中山要量力而行,顺势而上,打造与深中两地民众需要相适应的高质量民生,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定位,与深圳协同建设深中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方面,中山要寻异,借势彰显公共服务的市域优势。充分发掘中山公共服务市域优势,更加强调以生活为导向,致力于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人的居住体验,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例如,彰显儿童友好城市试点优势,探索将0—3岁幼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家庭幼有所育的迫切需求。发挥青年创新友好型城市优势,打造与深圳无差异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吸引深圳及大湾区青年人才到中山创业。发掘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优势,推动社区设施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社区多功能、嵌入式养老机构,建立老龄长期照护体系。利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优势,打响文化特色品牌,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旅游、侨乡文化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中山要求同,加快与深圳协同发展。强化区域间的协同性,推动深中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构建面向深中两地民众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网络。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要建设深中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深圳和中山要以两地民众共享为导向,在公共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在制度一体化、产业聚集、科技支撑等方面协同推进,实现双向奔赴。
一是要加快深中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建设,构建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深中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设计。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动高质量公共服务部署,找准堵点,建立深中公共服务统一标准体系,积极回应两地民众的品质生活需求。探索深中社会保障一卡通,纳入健康、就业、旅游、交通等多种服务,实现两地公共服务“一卡通”功能。打造“深中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项目”,通过建设深中高等教育共同体、医联体、人才飞地、体育赛事等方式加强两地之间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深中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准确把握两地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建立深中公共服务指标体系,以及时反映两地民众对品质民生的重大关切,使其成为反映品质民生的晴雨表。
二是要推动深中公共服务的产业集聚,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立深中公共服务的合作网络。通过设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网络,如设立深中教育行动区、健康行动区、就业行动区、体育行动区等方式,推动深中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推动深中公共服务的业态互补。发掘深圳医疗、中山养老的独特优势,推动深中医养互补,并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参与,跨域开办医养结合机构。打造文旅体一体化战略格局。探索深中重大文旅项目带动战略,鼓励社会力量跨区域开展合作交流,打造各种类型的田园综合体、教育综合体、体育综合体、旅游综合体、康养综合体,推动公共服务产业向复合化、集约化、精益化方向发展。
三是夯实深中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科技支撑,为两地民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积极推广运用可视化分析、虚拟现实、算法、区块链等技术来直观、及时地了解深中两地公共服务需求及深层次问题,监控公共服务的供给和运行状况。通过数字化技术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在授权事项范围内,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将公共服务的范围进一步从一城到双城乃至城市群的空间拓展,为两地民众打造无差别无缝隙的物理和数字服务体验。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教师)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