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春风化雨润基层——新形势下基层理论宣讲的深圳大鹏实践
栏目:理响兴中 来源:广东宣讲 发布:2024-03-12

深圳大鹏新区新时代讲习团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持续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十九届、二十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宣讲,年均宣讲数百场次。创新推出“一小区一政治宣讲员”模式普直联入户宣讲模式,孵化基层“理论宣讲家”“新时代海岸读书会”“榕树下居民党史故事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榕树下宣讲会”等10余个脍炙人口的宣讲品牌,累计覆盖党员群众上百万次,工作成效先后被央视《晚间新闻》和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多家央媒报道。

严把“三个标准”
全链条锻造基层理论宣讲先锋队

优秀讲师是基层理论宣讲的关键。新区坚持优中选优,举大鹏新区全区之力,组建理论功底深厚、业务专精、实践经验丰富的新时代讲习团,力争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严把政治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选拔讲习团成员的首要标准,发动大鹏新区全区各级党组织自下而上举荐,着力打造年龄梯次全面、专业优势互补、理论知识全面的讲习团,确保每位成员都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过硬。锚定“基层理论宣讲”的基本定位,引导讲习团成员从“学、讲、宣、干”四个层面下功夫,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严把业务标准。指导讲习团成员结合自身实际,“人尽其才”,针对不同群体开发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课程,真正让宣讲对象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用好“干部讲堂”平台,常态化发现、培养优秀理论宣讲人才,先后5次增补讲习团成员,组建专家学者、机关干部、雏鹰学员、社区能人、先进代表等6支宣讲队伍,选拔骨干成员62名(统一由新区党工委颁发证书),一般成员近百人,其中1人获评省“百名优秀党史宣讲员”,多人获评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两优一先”荣誉称号。依托新区83支小区党员先锋队,全覆盖每小区选派1名讲习团成员作为政治宣讲员,每周至少宣讲1次。

(三)严把培训标准。注重推动讲习团成员持续学习、持续提升,常态化组织讲习团成员通过收听收看中央、省、市专家学者专题辅导报告,名师示范宣讲等方式,更新理论储备,揣摩宣讲技巧。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成员赴南岭干部学院、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等参加集中培训,邀请党校教授、业务能手、草根名嘴等到班授课、讲解示范,通过传帮带、面对面辅导,提升宣讲专业素养和水平。

找准“三个需求”
多角度增强基层理论宣讲吸引力

将新一轮主题教育总要求与基层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以不同听众群体的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宣讲主题、形式和场景,确保听众在内容上感兴趣、在形式上受吸引、在体验上被触动,让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春风化雨、润泽人心。

(一)找准内容需求,推出定制化宣讲“菜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生动实践案例,聚焦基层党员群众密切关心的大事要事实事,做好理论宣讲与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民生实事、征迁安置、文明创建、为企服务等各项重难点工作的结合文章,研发形成63堂精品课程的宣讲“菜单”,以“群众点单、基层下单、联络派单、宣讲接单”的模式,满足不同听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通过“理论+文艺”“理论+方言”“理论+阵地”“理论+分享”等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方法,让基层群众觉得党的创新理论有趣、有理、有味,有触动、有感悟。

(二)找准形式需求,创新多样化宣讲载体。坚持小切口诠释大道理,小故事解读大理论,改变传统“报告式”宣讲模式,创新开发了故事宣讲、诗歌朗诵、红色歌曲、快板书、地方戏、宣传片等展演形式,通过实地实物、鲜活讲解、互动体验,让党员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比如,对接喜马拉雅平台,上线“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报告 悟思想”栏目,20位讲习团成员讲学习体会,收听量超400万次,获评深圳“金声奖”“2022年度最佳党建创新奖”。原创“话剧党课”《火种》,讲述1936年大鹏海岸读书会和海岸流动话剧团中的进步青年们,在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日救亡的精彩故事,公演后广受各方好评。

(三)找准体验需求,打造沉浸式宣讲场景。注重将理论学习寓于实景体验之中,依托坝光银叶树湿地园、袁庚祖居、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西涌国际暗夜社区等52个现场教学点,串珠成链形成16条精品宣讲路线,配套研发精品党课,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教学点,组织讲习团成员走进现场开展教学,在红色地标、展览馆等沉浸式实景宣讲,让到访的群众游客,都能感受到红色氛围,听到党的声音。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将宣讲课堂搬到农家小院、榕树下、房前屋后,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榕树下宣讲会”“小院党课”“巷子党课”,组织讲习团成员口述大鹏红色历史、改革历程,用“真人、真事、真情”感染和教育群众。

聚焦“三个维度”
全方位提升基层理论宣讲鲜活度

聚焦人、物、事三个维度,广泛发动基层党员,深挖红色资源,办好民生实事,让理论宣讲融入到大鹏街巷景观中、为民服务行动中,让党的先进理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吸引更多的党员群众自觉作理论宣讲的参与者、发起人。

(一)全员发动参与,扩大宣讲广度。为破解基层理论宣讲“一锅煮”等问题,以输出倒逼输入,牵头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家”评选活动,历时3个多月,示范带动大鹏新区全区500多个党支部举办“我是基层‘理论宣讲家’主题党日”活动,近千名党员群众上台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9场预选赛遴选出116位优秀宣讲员,1场总决赛选聘30名“基层理论讲师”,择优纳入讲习团成员,在新区广大党员群众中掀起了一股理论宣讲热潮。传承大鹏“海岸读书会”红色基因,在大鹏新区全区范围重启“大鹏新时代海岸读书会”读书品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书活动,通过经典导学、体会分享、共读好书等线上线下形式,常态组织开展读书班活动,促进党员干部群众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深挖红色资源,增强宣讲厚度。深度挖掘广东省临委、土洋红色村、袁庚祖居等红色资源、革命史料、人物事迹,培养一批“红色宣讲员”,将华南抗战大后方交通枢纽——秘密“交通站”、血战老虎山的英勇“红小鬼”、土洋革命母亲“黄禾娘”、改革开放先锋“袁庚”等红色故事讲给村民、游客听,用“东纵精神到特区精神”“从革命战士到改革先锋”等一批精彩微党课教育人、激励人。牵头研发1堂广东省临委专题大党课和9堂旧址现场教学“微党课”,形成《大鹏新区红色革命口述史》《论广东省临委的历史地位》等宣讲成果。研发“红色堡垒·传奇土洋”宣讲项目,以故事宣讲、诗歌朗诵、红色歌曲、快板书、地方戏、宣传片等展演形式,讲好讲活红色历史,以真事真景真情触动学员灵魂,年平均参观学习人数超过百万人次。

(三)聚焦民生实事,提升宣讲温度。“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在哪里。讲习团通过“理论宣讲+惠民服务”的形式,组织宣讲员通过‘理论宣讲’传播党的声音、解答群众的问题,通过‘惠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问题,真正使宣讲“活”起来,民生实事办好来。比如,结合党员“双报到”等工作,组织党员先锋队到居住地小区,发挥自身特长兴趣,开展“小区宣讲会”“党史故事会”“亲子共读”“安全知多少”等,为居民群众解读惠民政策、普及安全知识、强化法治意识。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教育、医疗、就业等难题,宣讲员在深入基层宣讲的同时,结合本职工作同步收集回应民生诉求,依托深圳“民生速办”“深圳先锋”等平台,会同党员先锋队共同推动解决诸如充电桩不足、学生托管、慢性病人负担重等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群众“老大难”问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编辑 陈家浩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0714人浏览   2025-04-20
@中山人,下周上班时间有变
9539人浏览   2025-04-19
原创 9166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