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20分钟“深中空道”:中山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栏目:理响兴中 来源:南方+ 发布:2024-03-0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20分钟!乘坐直升机可从深圳福田大中华到中山市中心。打“飞的”通勤双城,正在成为未来深中城际空中交通的新场景。

3月7日下午,中山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低空经济专题报告会,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东部通航”)董事长、空中的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麒,受邀前来授课。他乘坐直升机从深圳出发,仅耗时20分钟飞越伶仃洋准时抵达中山会场,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现场欢迎。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与赵麒现场交流。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近期,深中双城围绕低空经济,展开频频互动。就在当天这场报告会召开的同时,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丰翼科技”)考察团也到达中山,针对医院低空医疗运输“硬件”建设开展调研;一周前,3月1日,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和东部通航的相关代表就曾来到中山,先后到三角通用机场、阜沙镇通航产业基地和深中航空港等地开展调研。

“深中低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深中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郭文海在学习会上表示,中山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和产业链配套,中山将发挥自身特色,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加快拥抱深圳,参与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布局。

20分钟的深中空中航程背后,中山距离低空经济还有多远?

3月7日下午,中山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低空经济专题报告会。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基础:本土萌发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在这场学习会上,赵麒在会上阐述了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介绍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展望了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并重点分享了深圳在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当前,随着我国低空飞行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业内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

在这个万亿级的大市场背后,创新之城深圳已经成为我国无人机产业最集聚的城市,消费级的大疆、工业级的丰翼科技都位于深圳。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23年底,深圳的无人机企业有1700多家,年产值达960亿元,分别占到了全国的10%和63%,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无人机产业第一城。

城际低空飞行的最大航程为300公里,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无论是从低空飞行的覆盖范围来看,还是从低空飞行产业链布局的1小时生态圈来看,中山都位于深圳低空经济产业的辐射圈内。

中山能否接得住这波产业发展新机遇?

郭文海表示,中山发展低空经济拥有自己的优势,首先产业基础较好,拥有行业领先的专业工业无人机系统制造企业,产业链配套较完善,形成了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主体架构;其次,中山位居黄金内湾,区位优势突出,部分临海镇街已经在布局起降点建设等低空经济产业新基建;此外,近两年,中山大力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利用“工改”腾出的发展空间,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园,携手深圳企业共同投资布局发展低空经济。

赵麒乘坐直升机从深圳出发,仅耗时20分钟就到达位于中山市中心的会场。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去年,实现成功首飞的M1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引发广泛关注,火爆出圈。在这款“网红”无人机背后,是一家来自中山的关联企业——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福昆航空”)。

2018年,福昆航空的创始人谢陵带着一架E6无人机原理样机,组成了一个三人小团队从上海来到中山,一举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中山赛区)暨第三届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夺得一等奖。

此后,谢陵的团队获得了中山市和坦洲镇两级政府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创新项目顺利孵化为创新企业,2018年,福昆航空在坦洲镇成立,并在此获得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公司成立后,将目光对准了方兴未艾的低空经济领域的无人机产品,将重心投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研发。

5年时间过去,福昆航空已经成长为行业内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产品竞争力的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2023年,福昆航空营收同比增长300%:无人机订单交付量持续增加,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解决方案愈加完善,行业口碑不断提升。

除了福昆航空,中山目前还有联合光电、弘景光电、诚进科技、天贸电池等一批企业,在无人机应用、航空镜头、动力电池的研发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无人机产业链布局,从本土萌发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中山将低空经济一体化发展视为深中一体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产业布局。

“未来,深圳的飞行器完全可以在中山的空中自由飞行。”郭文海表示,中山将下定决心,加快奔跑,积极学习深圳、拥抱深圳,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机遇:空中“深中通道”新想象

低空经济的新风口来了,中山也迎来了竞逐新赛道的新机遇。

低空飞行器不仅要能造得出来、飞得起来,还要能落得下去。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一环。

赵麒围绕低空经济探索与实践主题作专题报告。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今年2月27日,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空中出租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完成首飞;3月1日,该航线的运营方东部通航就到中山就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基础设施开展调研。

在三角通用机场、阜沙镇通航产业基地和深中航空港等地,深圳考察团详细了解场地占地面积、机库大小、空域条件、起降点需求等细节,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向深圳考察团了解建设通航起降点的具体需求,并协调人员跟进。这次调研结束后,深圳考察团对中山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表示肯定。

实际上在本次调研之前,深中两地已就合作发展低空飞行洽谈过多轮,双方初步达成了明确合作意向。中山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按短期、中期、长期规划3批直升机和eVTOL的固定起降点,为低空载人城际飞行、联程接驳、应急救援、交通监测、城市空游等领域提供基础设施布局及航线规划技术支持,兼顾后期产业的发展应用,并计划在今年内开通一条深中低空飞行航线。

在这场低空经济专题学习会召开的当日,丰翼科技考察团也从深圳来到中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址,针对医院低空医疗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展调研,同时对接开通跨海无人机商业运输航线相关事宜。

丰翼科技隶属于顺丰集团,目前已实现在快递配送、应急救援、医疗运输、生鲜冷链等场景下的常态化、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作为中山市医疗资源最顶尖的医院之一,中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址或将成为深中联手探索低空医疗运输的合作项目之一。

深中互动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这些新动态,为中山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202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构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同时明确,要谋划布局跨珠江口低空飞行交通模式。

打造一个连接深中双城的空中通道,成为中山建设大交通、融入大湾区的宏伟设想。

跨越伶仃洋,打通一条跨海跨城的“深中空道”,并非毫无根据的空想。

赵麒介绍,东部通航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低空出行平台,建成国内首个A类高架机场及广州、珠海母港级基地,搭建“广深珠空中走廊”,实现了深圳-广州25分钟、深圳-珠海12分钟的城际飞行,并在大湾区各重要节点区域建成直升机场等低空基础设施,服务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及华东城市群,构建起常态化低空快速出行网络,为即将商业运营的先进电动航空提供了场景基础。

而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则拥有腾讯、大疆、顺丰丰翼科技、美团低空物流、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等一众优质航空企业理事单位。

近期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员企业以及东部通航考察团相继到中山考察,传递出了深中携手布局发展低空经济的明确信号。

相信不久的将来,20分钟跨海飞越双城,将成为新的湾区通勤场景。航空应急救援,粤港澳跨境及城际飞行,市内快速出行,商务定制飞行,机场、空铁及海港联程接驳,低空游览等新业态,将在中山城市上空出现。


编辑 汪佳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0714人浏览   2025-04-20
@中山人,下周上班时间有变
9539人浏览   2025-04-19
原创 9166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