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中山市凌志坤宣讲工作室:基层宣讲接地气 声声入耳润民心
栏目:理响兴中 来源: 发布:2024-03-05

2022年,中山市成立了首批宣讲工作室,充分发挥百姓宣讲工作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化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更好把科学理论融入感人故事,把抽象道理融入鲜活人物,以“家常话”解读大道理,推动理论宣讲更加可亲可近。中山市凌志坤宣讲工作室作为全市首批五个宣讲工作室之一,立足于基层宣讲,旨在打通党的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以建设老百姓身边的宣讲阵地,开创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新局面。

2023年1月18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响兴中”百姓宣讲进东区街道竹苑社区暨凌志坤宣讲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

中山市凌志坤宣讲工作室由中山市委宣传部与东区街道党工委合作共建,自2023年1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建成年龄层次广、覆盖领域多、专业性强的宣讲矩阵队伍,夯实“四大”阵地,创新平台载体,以“百姓之声”小规模、多互动、接地气、常态化地开展理论宣讲工作。

广纳人才、凝聚力量
发出百姓宣讲“最强音”

一是筑牢根基,强化宣讲工作队伍建设。宣讲工作室着眼于上提理论“高度”,下接实践“地气”,精心遴选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宣讲能手,组建由党的二十大代表、老党员、退休专家学者、社区党委书记、道德模范、思政教师、新就业群体人大代表等各领域共12人组成的宣讲团,面向街道辖区乃至全市城乡基层广泛掀起宣讲热潮。

88岁的宣讲工作室带头人凌志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提升宣讲队伍凝聚力和影响力。宣讲成员展现年龄层次广的特点,退休老同志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理论水平高,中青年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热心,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建强宣讲队伍。同时,宣讲工作室邀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春华担任宣讲工作室荣誉顾问,指导成员开展宣讲活动,增强宣讲团实力,为办好宣讲工作室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强化实效,构建三位一体宣讲矩阵。宣讲工作室成员来自学校、快递公司、邮政、社区等不同行业,结合自身经历发挥各自特长展开宣讲,构建“专家讲理论、干部讲实践、百姓讲故事”的“三位一体”宣讲矩阵。

退休教授姚晓波,精心制作出一系列关于党的先进理论的课件,根据不同听众用通俗语言讲实、讲透各类理论精神。

退休老党员凌志坤,善于发掘身边小故事、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助推社区治理现代化。

2023年2月10日,凌志坤在竹苑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公园活动。

退休干部郭昉凌,结合擅长的中山党史、地方志和华侨文化等红色故事,宣传宣讲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二十大代表韦艳梅,讲述自身成长故事,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3年6月22日,韦艳梅在企业宣讲《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

社区党委书记吴锡良讲述竹苑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情况。

退役军人李克,结合移动军旅物件展览讲述英勇的战斗故事,播撒爱国火种。

2023年8月30日,李克在中山好人馆开展“重温红色记忆·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宣讲活动。

音乐教师周虎,带领学生生动活泼地歌颂党的先进事迹。

拓展阵地、延伸讲堂
推进宣讲工作“接地气”

一是建实社区阵地。宣讲工作室成员依托竹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好家风等主题丰富多彩的系列宣讲活动,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准确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宣讲,实现基层思想理论宣传全覆盖。同时,统筹整合共享资源,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共建单位阵地等作为百姓宣讲的重要阵地,做到有宣讲队伍、有活动安排、有工作制度。2023年7月,在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开展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庆七一·忆初心”主题党日活动,近230名党员参加。

二是活用流动阵地。榕树下,公园里,“板凳课堂”随时开讲,宣讲队员和居民们围坐一圈,结合老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传递到百姓当中。

校园里,课堂外,开展好人微宣讲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东区街道好人代表,以交流互动形式分享好人事迹,零距离感受道德模范的能量。组织学生到卖蔗埔起义遗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时代先锋”纪念卖蔗埔起义96周年主题活动,宣讲工作室成员宣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

进小区,进家庭,“家门口”开展思政讲堂、“文明家庭”交流座谈会等,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激发社区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将党的思想传到千家万户,让文明家风传遍千家万户。

走出去,进基地。社区组织党员、宣讲工作室成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行走的党课”“沉浸式”的学习宣讲方式,进一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三是拓展“新微”阵地。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依托中山市快递行业协会党支部阵地,发挥“城市熟人”的作用,由宣讲工作室成员、中山市韵达速递有限公司东区站点负责人周小洪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学习思考,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时宣传党的政策。注重激发两新组织活力,宣讲工作室通过互动交流、党建共建等方式,动员两新党团组织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发挥“两新”党组织在职党员队伍的“带动力”,激发群众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动力”。

四是开拓云端阵地。利用线上新媒体功能,面向外出党员开设线上“云党课”,让党员共聚云端,向广大身边党员群众传递正能量,实现线上与线下双向无障碍互动交流。2023年8月,由竹苑社区党委书记、宣讲工作室成员吴锡良面向松苑中学的教职工开展线上微党课,带领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并讲解了竹苑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因地制宜、丰富载体
推进理论宣讲“入人心”

宣讲团成员开展宣讲时,针对不同宣讲对象,精心准备宣讲内容,除了注重采用朴实无华的家常话、大白话,多举老百姓身边的事例和他们感兴趣的故事,用栩栩如生的真情实感打动人,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互动式、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让宣讲更有温度。

退役军人李克,深入到市直属和镇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宣讲革命英雄故事,结合“移动军旅展览馆”“传递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传播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竹苑社区党委开展“庆七一·忆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以“音乐党课”形式引领党员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精神谱系,宣讲工作室成员音乐教师周虎现场点评讲解,各党支部党员们在音乐中重温党史,在旋律中感受初心,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书法教育融为一体,竹苑社区、凌志坤宣讲工作室组织开展毛笔书法展览活动,通过书写党史教育金句,讲述金句背后的党史故事,学习金句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在传承书法艺术文化的同时,从党史中借鉴智慧,汲取力量,让宣讲教育更走心、更有活力。

2023年累计宣讲超320场次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山市凌志坤宣讲工作室注重让百姓唱主角,真正把握群众需求,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潜移默化中春风化雨般地融进群众心里。2023年来,宣讲工作室累计宣讲超320场次,覆盖线上线下受众逾15万人次,真正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是打造了基层一线宣讲品牌“邻听好声音”。成立半年多以来,宣讲工作室强化“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把宣讲阵地搬到基层一线,从群众关心的社区治理入手,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社情民意,宣讲覆盖面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一个接地气、旺人气、联乡村、亲百姓的宣讲品牌。工作室将宣讲成员优秀典型的作品进行收录,编写宣讲读物《邻听好声音》,目前已推出两期,内含宣讲报告、学习材料文稿26 篇,逾13万余字,深受大家好评。

二是探索建立了资源整合型宣讲平台和模式。宣讲工作室首次采取市、镇街合作共建、以社区党委为主体自主运营的工作模式,融合跨专业领域、跨年龄段的不同代表性宣讲团成员,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便于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联动,探索建立起区域内共建共享的开放式宣讲工作平台,变“独唱”为“大合唱”。

三是凝聚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通过推进基层理论宣讲的广泛和纵深开展,让理论宣讲在辖区各领域落地开花,带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遍建每个角落,浸润干部群众的心田,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的强大精神动力。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1241人浏览   2025-04-20
原创 9296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