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街道:狠抓招商引资,全力打造“美丽侨乡 科创新城”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4-08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地处中山市城区南大门的南区街道一片春意盎然。在南区街道办事处旁的中山光子科学中心团队正紧锣密鼓地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办公室里的喜气与雄心,与室外的春意共同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春景图。随着两大科学装置先后落地,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教育医疗人才安居等生活配套日益完善,土地储备蓄势待发,岐江河畔、五桂山下的这片美丽侨乡绽放出无限魅力,正成为湾区时代炙手可热的投资热土。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突破之年。南区街道闻鸡起舞,主动出击,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发展机遇,围绕市委“一个大战略、两大攻坚战、一篇大文章、五大工程、一个坚强保证”发展思路,依托中山科技创新园、国家火炬电梯产业园、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三大平台,狠抓营商环境改革的头号工程,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通过引进优质项目、淘汰落后产业,全力打造“美丽侨乡 科创新城”,一个崭新的南区正待蝶变,未来可期。

抢抓机遇
3个千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蓄势待发

虎年开局,对于南区来说特别不一样。今年元旦,美丽侨乡一开年就迎来“重磅”的好消息:南区街道获评珠三角首个省级产业园——广东省中山南区产业园。

作为中山科学城的核心区和启动区,如何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资源和两大科学装置创新资源的外溢,让两大科技创新载体的落地变成实实在在的利好?这是伴随着发展机遇带来的发展之问。

南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全面打造 “1+3+N”现代产业平台体系,谋划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中 “1” 是珠三角核心区首个省级产业园——广东省中山南区产业园。“3 ”是打造以中山科技创新园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园、以电梯为主导的国家火炬电梯产业园、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等3个千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N”为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工改工”“工改综合”和私人(企)低效工业用地改造等项目,打造若干以发展跨境电商、3D打印、工业设计等为主的潜力产业平台。

配合三大千亩级现代产业园的打造,南区街道正一手攻坚土地整备和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一手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一是重点引进电梯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龙头型企业、具有关键作用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型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激发“链”式效应,让产业链集群成为高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推动电梯产业基地从产业集聚向产业中心转变。二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以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产品的融合集成为发展方向,依托中山科技创新园集聚的上下游智能制造产业资源,积极打造产业成链、企业成群、功能集聚的高端智能制造聚集区。三是依托大型低温深冷装置的辐射效应,建设低温产业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南区街道已通过参加国家、省市重大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对接深圳,承接产业外溢;围绕电梯产业链,强链补链,靶向招商;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等,多种方式招商引资、招商选资……随着一个个项目捷报频传,南区街道2022年引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6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约50亿元。

中山光子科学中心主任戴亚平评价说,一个国家重大科学装置的“落子”既看重区位优势、看重营商环境,也看重产业配套和发展潜力。“正因如此,我们落户在南区是必然的。我对南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南区街道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发展机遇,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全力打造“美丽侨乡 科创新城”。

营商赢商
“管家式”的贴心服务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2月16日,城南路的一片空地上鞭炮鸣响,十多辆挖掘机进场破土,中山市2022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南区街道分会场)在友利莱灯饰中山有限公司的新项目上举行。友利莱灯饰中山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建兴在仪式上说,企业自今年提出增资扩产需求以来,南区街道组建专班为其解决项目动工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加快项目落地的速度,让他大大增强了发展的信心。今年他将境外产能全部搬回中山南区,仅在北美洲保留销售中心。“我对中山充满信心,我为家乡南区街道的营商环境点赞。”

企业要茁壮成长,好的营商环境土壤是关键。以商招商最大的口碑就是营商环境。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将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南区街道向来将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工作的头件大事去抓。组建团队与企业“一对一”服务,立足企业实际需求、聚焦企业难点、堵点,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打造全周期、全要素的定制服务。今年以来,南区多次组织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座谈会,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的热潮。

2022年,南区街道从五方面发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做强做好做优产业平台。围绕数字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着力引进百亿级、十亿级的项目,支持本土企业倍增计划。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市数字化转型50亿元扶持政策的加持下,按10%比例配套制定南区街道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是加快《南区街道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加大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工业发展、节能和循环经济、粮食流通产业、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规上限上企业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等十类专项扶持资助。四是完善政企沟通机制。继续深化市镇(街)两级领导干部联系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动态跟踪服务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系,发挥好班子挂点、中层驻点、联系走访和多行业多企业座谈会机制。定期举办企业家顾问团座谈会、供需对接会,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直通式、定制化的方式开展服务。五是加大政企银三方携手为企业减税降费。

“从2020年4月动工到正式投产。这几年南区给予了十分周到的服务,打通各个环节的堵点难点。”西环路上,广东微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半导体封装、职能物联控制系统、驱动电源、高精密线路板、高精密五金、高端照明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LED照明全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公司总投资5亿元在南区街道建立10万平方米总部产业园。副董事长陈刚说,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日益凸显,中山市和南区街道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持,使企业在南区的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 

筑巢引凤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
招引八方人才

要留住优质的企业、优秀的人才,形成产业兴旺、创新创业的优质氛围,就必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拥有山林地面积35000亩,坐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詹园,曹边寮后沙涌等一村一特色的新潮“打卡点”,建成全市首个社区儿童公园和近100座街心、村心、口袋公园的美丽侨乡——南区街道对此当仁不让。可以想象,这里周一到周五是放飞梦想和肆意拼搏的创业热土,一到周末,转角就能让您找到惬意的“诗和远方”。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南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在教育、医疗、人才安居、文化兴城等“软环境”上不断提升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一是高标准建设中山科学城(南区)人才公寓,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12套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近期还在加快第二期共28套人才周转房的建设,为青年人才安居保障保驾护航。二是加大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力度,建成了南区街道第一、第二幼儿园,新建马岭小学,迁建竹秀园中心小学,良都中学纳入市一中集团化办学。即将建成的南区第一所高中永安中学、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第五幼儿园今年9月有望正式开学。今年拟增公办学位2700多个。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大力改造提升南区医院。三是聚焦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育能力弱的问题短板,出台了《南区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引进工作行动方案》,增设南区街道第九、第十层次人才,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用于引育人才专项资金。四是多姿多彩的文体服务和文化场馆建设,让侨乡文化沁润人心。

“南区对我们年轻人的支持很多,这里周边就能找到很多地道的美食,古朴的侨居,惬意的人文自然环境,更重要是教育优先的理念让南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免除了我们对家庭的牵挂和后顾之忧。在这里可以轻装上阵、放心拼搏。”广东云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思财如是说。


◆文/徐钧钻 李晞 郑欣群
◆图/南区街道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赖传洪 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 15065人浏览   2025-05-11
跨越3000多公里,中山这对夫妇接力援藏
原创 12097人浏览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