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镇:传承敢闯敢试英雄气,冲锋在改革攻坚一线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4-08

 

“干大事、创大业不能没有英雄。”3月25日下午,履新第二天,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自比“服务员上前台”,带队与企业家代表座谈。他在开场白中说,企业家们是当之无愧的“创业英雄”。

在改革开放的激荡岁月里,小榄镇英雄辈出,涌现出一大批以企业家为代表的先行者。这片土地,创造过全国首个“千万富翁乡”、全国第一家镇级三甲医院、广东第一家村镇银行等许许多多的奇迹,为全省、全国探索出宝贵的“永宁模式”“小榄经验”。在中山乃至全省、全国改革开放画卷中,光环无数的小榄,灿若星辰。

今天的小榄,比过去更需要这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英雄气。
面对疫情防控之急、平台再造之重、产业转型之忧、“工改”攻坚之战,小榄迫切需要英勇果敢的闯将先锋,去扫除羁绊、打破瓶颈,杀出一条血路。
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每个攻坚战场上,都有不甘人后、勇于争先的“小榄公”。鲜红的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小榄“工改红”扎根在攻坚最前沿,企业增资扩产进程在一步步加快……

未来会怎样,于个人而言,无法预料。但对于一座城市、一个镇街来说,这取决于对过去的认识、对当下的把握和对精神基因的传承。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敢于争先才能赢得未来,才能答好全新的答卷。一个更加美好的小榄,注定到来。

    对标最优最好服务企业


3月25日,小榄镇举办企业家代表座谈会。
 

翻看1994年媒体报道,一家电器制造厂厂长接受采访时说,在小榄只要走正道,有本事,就大有作为。当时,这家工厂已跻身全国行业前十。

这正是财经作家吴晓波笔下的,那个集聚大批青年创业者的小榄,那个年轻人在轻工产业领域创业的标本城市。

东南亚最大的制锁厂“固力”,全国最大的胶粘带制品厂“永大”,全国最大的琴键开关制造厂“明天集团”……包括华帝在内的一批企业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部分企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993年,小榄全镇有800多家集体企业和6000多户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工农业产值比1980年增加了30多倍。欣欣向荣发展的景象,与一些地方形成强烈反差。

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经济发展的优越环境,一直被视为小榄腾飞的根本原因。成立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小微企业提供银行担保贷款等举措,创造了精准服务企业的先进经验,部分经验在全省推广。

相比过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服务企业面临新的要求。去年11月3日,在市委、市政府发出服务企业的动员令后,小榄第一时间成立了企业诉求“马上办”办公室。9天后,广东振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玉兰来到办公室,请求帮助办理关系项目竞标的关键业务。仅用1小时,办公室就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企业好,小榄就会好;小榄好,企业会更好。新一届的党委班子接过了接力棒,明确了服务企业的新目标。

到任不久的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把企业家座谈会当做履职“第一课”。座谈会开场半小时前,他便率镇领导班子成员到政府办公大楼门口迎候。会上,他认真倾听企业心声,现场回应企业诉求,力求服务更加精准、更加高效。他勉励全镇党员干部,发自内心关心呵护企业家,发自内心无私高效服务企业。一如既往积极落实镇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工作制度,发挥“马上办”“现场办”作用,主动上门精准解决企业的“困”、疏解企业的“难”、回应企业的“盼”,对标最优最好,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求新突破,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正如赵锡雄走访企业时所说,服务企业永无止境。

    勇当排头兵改出新小榄


小榄以“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决心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最大限度腾出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   

小榄镇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屡开先河,率先走上了“富起来”的道路,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粗放式的发展,也让小榄过早遇到了“天花板”。

土地瓶颈困扰小榄已久,这让小榄不得不面临一种发展中的尴尬。
一方面,小榄有1.5万亩以上的低效厂房,其中有大量小散乱污企业,这种高污染高排放的增长模式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另外一方面,小榄有894家规上工业企业,164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这些企业迫切需要增资扩产,没有空间,只能望地兴叹。再不改,就没有未来。

前提是,作为全市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最多、改造升级任务最重的镇街之一,小榄必须下定决心,迈出关键一步。

今年1月4日,小榄镇九洲基70亩旧厂房开拆,成为小榄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拆。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启动仪式上肯定小榄人的拼搏精神,并勉励小榄在全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中继续争当排头兵和标杆。

不畏难、不退缩,本就是英雄本色。小榄提出以“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决心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最大限度腾出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同时还明确,2022年将以“六个一批”思路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其中包括:策划一批千亩园区、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完善一批片区策划、建设一批腾挪园区、拆除一批低效厂房、落地一批优质项目,立下2022年拆除整理低效厂房面积不少于1000亩、力争超过2000亩的军令状。

“哪个地方困难多,哪个地方困难大,我们就把前线指挥部设在哪里,坚决啃下硬骨头!”3月12日上午,在小榄镇永宁工业大道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动员仪式上,小榄镇镇长薛治国说,困难越大,就以更大决心去迎接挑战,不攻克难关,就决不收兵。

启动仪式上,“中国共产党小榄镇永宁社区工业大道改造项目临时支部委员会”和“永宁工业大道工改项目前线指挥部办公室”正式揭牌,这一创新做法,为全市“工改”提供了经验参考。

今年一季度,小榄共推动九洲基社区广成路工改项目、沙口社区东生东路工改项目及竹源社区创业园(二期)三个项目的拆除工作,合共完成拆除面积约158.5亩,为产业发展腾挪出新空间。

以今年3月10日动工的竹源创业园(二期)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建成后, 亩均产值约650万元,年租金将达2700多万元,约为原来的4.5倍。

事实上,“工改”不仅仅是小榄产业转型的需要,也是小榄城乡发展、改变城乡面貌的需要。在3月30日小榄镇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会议上,赵锡雄说,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关乎小榄这座城市的未来。他要求全镇上下要继续保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归根结底,今天的决心有多坚决,明天的蜕变就有多精彩。 

     注入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2006年,《中国作家·纪实》推出的《小榄启示录》中总结,“小榄模式”除了源于“打破传统,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思维模式,还在于小榄主动适应生产关系,迅速摆脱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推动手工业阶段快速向现代化的体制性工业过渡。

得益于一次次准确把握发展节拍,小榄产业发展才打下了雄厚基础。一把普通的锁,一个不起眼的胶粘带,以及诸多看似细小的产业领域,在小榄埋下了种子,一步步壮大,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饮料食品、LED、办公家具、装备制造9大支柱产业,打造了享誉全国的“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办公家具重镇”“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中国内衣名镇”“中国半导体智能照明创新基地”“中国智能锁产业基地”“中国门业重镇”“中国脆肉鲩之乡”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总部企业和上市公司。

时至今日,小榄的产业发展又面临一个新的风口。对于众多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刻不容缓的必答题。

小榄镇市场主体数量全市第一,但是一直都逃不过“星星多,月亮少”的“魔咒”。中小企业数量多,隐形冠军也不少,但多年来少有企业能成长为龙头。反观相邻的顺德,美的、海天等企业,无不经历一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阵痛,从而脱胎换骨,扛起顺德、佛山制造业发展的重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失速,就是在产业发展中错失一时良机。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业强身健体、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今年1月,我市出台《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全市至少投入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这一波,小榄冲在了前头。

2月24日,小榄举办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作现场交流会,组织相关代表参观数字化工厂标杆企业威法家居等,动员企业把握我市政策窗口期加快转型。3月2日,小榄与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智云天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交流。

威法家居是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实施智能化改造后,一线生产员工减少了三到五成,生产效率提升了两倍,新产品平均研发周期显著缩短。标杆示范下,一批企业积极响应。

目前,京东科技、智云天工已与镇内的小田实业合作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共同打造小田智能工业园。常成脚轮“五金脚轮生产线增资扩产技术改造项目”是市政策扶持的入库项目之一。通过验收后,企业投入815.83万元,省市奖补244.75万元。尝过了定心丸,企业负责人表示,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继续完善,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项目。

今年,小榄已谋划全镇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争年内推动142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打造一批转型标杆企业。


小榄新貌。
 

     探索“加法”到“乘法”之变

30多年前,小榄、东升本就是一家。在改革发展中,分为原小榄镇、原东升镇。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原小榄镇和原东升镇合并。

小榄因地形像一枚橄榄得名,后与东升合作开发5000多亩地,地形像似一条一跃而起的“鲤鱼”。如今,新的小榄镇,在地图上神似一个有着厚实基座、冲锋向前的“兽角”。

很显然,此次行政区划意义深远,但这绝不是行政区域意义上的简单“加法”。小榄谋求的是突围突破和“乘法”之变。

3月16日,小榄镇召开的党建引领结对帮扶促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便是一次创新的突围实践。当天,永宁等社区和单位分成6组,分别与东升片集体经济薄弱的6个村(社区)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永宁社区被誉为中国首批大队级“千万富翁”,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3.985亿元。与其结对的被帮扶村白鲤村,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仅有290多万元。

按照协议,3年内,每组帮扶单位每年筹集帮扶资金不少于100万元。小榄每年将形成600万以上资金池,按照被帮扶村(社区)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等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拨付资金。

从相加到深度相融,小榄将在党建、资金、产业、民生等方面发挥“先进”的带动作用,不是单纯的“输血”,而是“造血”,是“授人以渔”。

从整个小榄的发展来看,小榄片、东升片的发展,有足够的空间去释放“乘数效应”。

两个片区一体规划,将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交通、水电、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这方面,小榄有了更高的目标。目前,陈星海医院成为5家首批内地“港澳药械通”指定医院之一。同时,小榄正深入推进小榄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产业发展也有了更多可能。合并之后,小榄镇的支柱产业增加为9个,办公家具、装备制造、五金制品、LED等领域,在产业链上进行互补,基础更为扎实,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小榄“智造”的实力更为雄厚。目前,在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中,小榄谋划打造永宁智能制造产业园、联丰人工智能产业园、高沙智能家居产业园、九洲基汽车电子产业园等一批千亩连片主题产业园。城市框架拉大了,平台建设也有了足够的空间。

新的小榄镇,在人口、市场主体、经济等方面,位居各镇街之首,是中山高质量发展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军。2021年,小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1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1,同比增长10.3%。全镇市场主体突破8.5万户。

在文化方面,菊花和荼薇花与脆肉鲩、棒球的碰撞,丰富了小榄城市文化的内容,将为我市擦亮文化品牌、书写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提供更大助力。

改革开放以来,小榄片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团结一致向前进。随着“乘数效应”的释放,“兽角”之变所带来的强大攻坚之势,必定让小榄在新一轮发展中乘风破浪,开创新局。


◆文/图 隋胜伟 邓炜明 蔡焯浩
◆编辑:陈吉春
◆二审:赖传洪 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 15201人浏览   2025-05-11
跨越3000多公里,中山这对夫妇接力援藏
原创 12122人浏览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