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市科技局专家库、市第六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市第三届“十大工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山市首批“创新创业团队”……
这些对于“技术宅”刘科种而言都是身外之物。
“正如我的名字科种一般,我只想潜心浇灌好我的科学种子。”刘科种表示,作为技术人员,他一方面深耕自己所长,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这样中国的科学技术才能不断翻涌向前,才能更好地成为助推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螺丝钉。”
刘科种介绍已完成研发产品的技术优势。
一年完成100多项产品研发
见到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宇通讯”)技术专家、微波事业部总经理刘科种时,他正在生产车间内随机抽查双频微波天线配件品质。“微波天线主要应用于各移动通信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检测其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抗风能力,这也是结构设计的一个难点。”刘科种透露,从2016年进入通宇通讯后,他便根据自己的力学专业知识,并借助结构仿真等先进手段,在成本与原结构相当情况下,有效解决了微波天线抗风不能不足这一技术难题,使得天线系统即使在56m/s(16级以上台风)风速作用下,也仅保持很小的摆动幅度。随后,结构仿真这一成功方法还被他广泛应用于结构静载、随机振动、碰撞冲击、包装跌落等结构可靠性分析,显著缩短了其公司产品开发周期和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刘科种在生产车间内随机抽查双频微波天线配件品质。
据刘科种介绍,他所带领的微波技术团队曾在一年中完成了100多项产品研发工作,其中包括诺基亚UBT接口全系列产品以及获得华为认可的Eband微波天线和0.6m双频微波天线。在刘科种团队的勠力攻坚下,他们不仅开发出了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微波天线产品,有效规避了国外对我国技术封锁的风险,还实现了产品降本20%,运输降本35%的目标,显著提高了国产品牌的产品竞争力。
进入通宇通讯前,刘科种曾任职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属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多个国家重点军工产品研发,并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为何舍弃万人难求的工作跳槽南下?刘科种表示,“我向来仰慕珠三角的优秀民营企业,也非常认可中山敢为天下先的敢闯敢拼精神,这里的群众用勤劳苦干描绘了一幅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行业画卷。也正是这些企业,为众多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弘扬“工匠精神”,吸引青年人才加入
1月4日举办的“坚守匠心筑梦,奉献美丽中山”中山技能人才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是刘科种第一次从通宇通讯的“课堂”走向社会。“这些年由于工作太忙,很少有机会到公司以外的地方去参与技能宣讲。”刘科种回想起刚接到邀请电话时的场景,仍显得十分激动和兴奋。他透露,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正处于抉择期的学生,第一次宣讲的时候他也很紧张,“当天,我主要是将自己生平经历和工作感悟结合起来宣讲,没有特别讲专业相关的东西,希望通过讲述我如何一步步攻坚克难的故事,吸引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加入其中。”
刘科种在中山技能人才宣讲志愿服务活动讲述个人经历。
谈及参与宣讲的初心时,刘科种坦言,无论是以帮带的形式带“徒弟”,还是日常工作中的疑难点交流,他都很愿意倾囊相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传授给别人本身对自己的也是一种提升,它能够让自己对待事物的理解与奇思妙想更为透彻和丰富,又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到他人。”得知宣讲结束后学生反响极好,刘科种直言,“希望分享自己的经历能让他们少走弯路,也希望大家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沉下心来钻研技术,用实际行动擦亮‘中山创造’‘中山智造’这一品牌。”
◆文/见习记者 江慎诺
◆图/记者 易承乐
◆编辑:陈吉春
◆二审:陈伟波 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