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办理案件68538件!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出炉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2-01-1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2022年1月12日,在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山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周虹作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十五届历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目标要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68538件,其中,审查批捕案件21816件,审查起诉案件34551件,检察监督案件12441件,40个案件获评全国、全省检察机关指导案例、典型案例或优秀案例,办案质效更加明显,法律监督更加有力,服务发展更加充分,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以检察履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7825件25657人、起诉30086件39546人。始终保持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起诉严重暴力和侵财性犯罪15086人。积极参与网络治理,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2398人。

强力推进扫黑除恶斗争。2018年专项斗争以来,批捕起诉涉黑恶犯罪701件3214人,不捕不诉251人。坚持“打网破伞”“打财断血”,移送涉黑恶及保护伞线索50条、黑产黑财5.4亿元。

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发布典型案例68个,结合办案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418份。开展检察官以案说法和送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100多场次、5多万人受教育。

以检察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

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建立重大涉疫案件快速反应工作机制,提前介入涉疫案件35件、起诉153人。

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助力防范金融风险,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洗钱犯罪269人。助力脱贫攻坚战,向因案致贫的重点救助对象发放司法救助金341万元。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375人,公益诉讼立案148件,推动获赔生态修复款3000多万元。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依法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批捕起诉511人。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不捕不诉、变更强制措施237人,通过办案为企业追赃挽损1.07亿元。

以检察作为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刑事诉讼监督不断优化。强化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监督立案、撤案681件,不捕不诉11947人,追捕、追诉724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44份。强化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提出抗诉123件。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开展整治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查,共排查三类案件7111件,严防“提钱减刑”“提钱出狱”。 

民事检察监督更加精准。办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646件。行政检察监督持续做实。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611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59件,对行政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355份。

公益诉讼检察有序拓展。受理公益诉讼线索1189件,立案369件,开展诉前程序209件,起诉44件。深入开展五大传统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为国家追回因渎职被非法低价置换的土地70余亩,依法办理曾某华侮辱凉山救火英雄全省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办理的全国首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海洋公益诉讼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民事行政检察工作30周年经典案例。对全市86处红色革命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立案3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6份。办理的某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被列为省政协提案。

以检察情怀切实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守护“舌尖上”“脚底下”安全。对网络餐饮平台经营的4000多家商铺进行排查,向有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对网络餐饮平台存在的违法问题依法进行查处,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犯罪案件110人、公益诉讼案件225件。开展窨井盖缺损等公益诉讼检察专项行动,保障全市群众出行安全。

用心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促进息诉罢访、达成和解协议1193件。起诉恶意欠薪犯罪159人,支持农民工起诉75件。向85名刑事受害人或其家庭发放司法救助金325万元。

用力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充分发挥12309立体式检察服务综合平台作用,坚持检察长接访、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工作机制,引入公开听证审查办理疑难案件412件。

用情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311人。对479名涉罪未成年人实施精准帮教。市检察院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检察院和两个基层院未检部门分别获评全国、全省“青少年维权岗”。

以检察担当全面落实司法改革

开展司法责任制改革。两级检察院院领导带头办理各类疑难复杂案件654件。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并发表检察监督意见。

深化内设机构改革。全市检察机关共建立办案组织114个。在全省率先成立职务犯罪检察办案组。改革以来,我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职务犯罪303人,提起公诉219人。直接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18件18人。

不断优化检察管理。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18010人,2021年适用率87.4%。严格执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多措并举降低审前羁押率,2021年为48.18%,全省最低。

以检察自觉锻造过硬检察队伍

机关党建持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422场次服务23480人次。严肃开展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制定完善31项相关工作制度,全面夯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基础。

履职能力持续提升。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有226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市级以上表彰,9人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人才库,22人荣获全国、全省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能手。

纪律作风持续向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治检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基层基础持续夯实。认真落实市检察院领导联系基层制度,推行基层院检察长述职述廉和重大工作请示报告等制度,推动新时代“五好”基层检察院建设。

拓宽监督渠道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行使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检察工作和专项工作10次。完善人大代表联络制度,认真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配合做好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案件300多件。

自觉接受履职制约。对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不批捕、不起诉案件,严格依法重新审查,改变原决定3人。共受理律师及当事人查询、阅卷10.6万余人次。

自觉接受各界监督。先后邀请5000余人次各界人士参与重点案件接访、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公开发布终结性法律文书24173份、程序性信息51106条、重大案件信息827条,对1414名被不起诉人进行公开宣告,不断提高检察工作透明度。

■2022年工作安排

一是聚焦全市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司法办案,维护和谐稳定。

三是聚焦法律监督,促进公平正义。

四是聚焦民生福祉,落实司法为民。

五是聚焦从严治检,筑牢发展根基。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隋胜伟
◆编辑:曾嘉慧
◆二审:曾淑花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 15040人浏览   2025-05-11
跨越3000多公里,中山这对夫妇接力援藏
原创 12092人浏览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