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和引领中山广大政法干警进一步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在全社会展现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广泛宣传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山市委政法委、中山日报社联合开展“不负人民重托 坚守政法初心”中山市首届“十佳政法人物”评选宣传活动。本报特开设专栏,逐一介绍各位候选人优秀事迹。
冬天的太阳下山比往常早,还没到晚上6点,天色就开始暗下来。在饭堂简单吃了几口饭后,何俊鸿又急忙赶回办公室,开启晚上的加班模式。
今年35岁的何俊鸿,是中山市小榄镇综治办副主任。自大学毕业后,他就扎根基层综治维稳一线。多年来,“白+黑”、“5+2”已成了他的工作常态,他却对此无怨无悔:“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总要有人去干;既然要干就不要计较、就应该努力干好。”
甘当守护辖区平安“加班人”
今年8月,随着原东升与小榄“两镇合并”,“新小榄”所辖面积、人口骤增,相应的治理元素更趋多元、治安形势更趋复杂、刑事治安警情数量随之激增,严重威胁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对此,该镇党委政府把推进“防命案、压事故、降警情”工作列为平安稳镇的“头号工程”,成立了工作专班;何俊鸿作为部门业务骨干,被抽调其中,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的沟通联系、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任务信息的上传下达。这也让何俊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却知难而上:“这项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必须要干、必须干好。”
何俊鸿接待群众来访。
他带领团队制定落实了“日通报、周研判、月小结”警情研判机制,每天收集梳理全镇警情大数据,深入分析研判当日哪类警情多发、哪些时段、哪些区域警情高发,从中找寻深层规律、制订解难方案、定期发布压降目标,指导相应的部门、社区、派出所精准施策、科学布控、高效打防。同时,制定落实“红黄牌警示”机制,针对全镇各社区每一阶段任务进度情况进行绩效评定,对“后进”社区视情况予以“黄牌警示”或“红牌警告”,推动社区积极负起属地责任。
想要工作见实效,不能仅限于坐在“指挥部”谋划部署,更重要的是实地跟进、具体执行。何俊鸿还积极组织和主动参与全镇“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由工作专班牵头,发动综治办、公安分局、全镇各社区及有关部门连续四个多月每晚开展集中清查整治行动,节假不休,风雨无阻,用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小榄平安。
各部门通过深入走访辖区出租屋(“三小”场所)、住宅小区、歌舞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厂企、学校、医疗机构等部位,逐家住户摸清底数情况、落实分类管控;同时全覆盖、滚动式排查整治各类治安隐患及安全风险,盘查重点人员,处罚问题场所,狠抓安全教育和反诈宣传,营造高压严管的强大声势,有效震慑违法犯罪。“为了做好工作,自8月以来,每晚加班加点已是常态了;晚上能10点前下班对我来说都是很难得的事情了”何俊鸿笑着说。
在何俊鸿等一大批基层干部的日夜奋战下,小榄镇“防命案、压事故、降警情”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小榄镇2021年刑事治安警情总数同比2020年下降了1.59%;其中8-12月单月警情数均同比下降,实现“五连降”;尤其是10-12月的单月同比降幅均接近50%,先后排名全市第2、第3位。小榄并镇后四个月(9-12月)的刑事治安警情月度平均数,对比并镇前八个月(1-8月)递减了41.8%;盗窃、诈骗、斗殴等突出警情高发态势得到切实遏制,广大群众对“新小榄”的平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当好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
作为单位的“笔杆子”,何俊鸿承担了单位大量的请示汇报、经验总结、信息简报、预警督办、宣传发动等文书材料撰写,及上传下达、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八方等办公室工作。
字词句章,兹事体大;但工夫往往不在纸上,而在于及时掌握、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时政信息,更在充分了解镇党委部署要点、政府施政政策、辖区社会形势、民生关注热点和工作具体情况。因此,何俊鸿并不满足于坐在办公室字斟句酌,一有机会,他就会主动到社区基层走访和调研,对重点工作项目和难点问题处置亲自跟进,确保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推动平安建设落到实处。
何俊鸿在处理文书材料。
何俊鸿在工作中发现,出租屋是辖区社会治理的“重头”对象,辖区近2.7万栋31万间的出租屋承载着50多万的流动人口,可是当前涉及出租屋各方面的管理职权较为分散,出现因衔接不够而导致管理“缺位”,成为各类治安、安全风险隐患。
于是,何俊鸿一方面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开展专题走访调研,研究理顺各方权责关系,排查突出存在的管理漏洞。
在何俊鸿的积极推动下,小榄镇把“出租屋规范管理”纳入为年度平安建设的重点项目,先后采取了试行出租屋备案登记程序、推广安装出租屋智慧巡查系统、开展出租屋消防专项联合整治行动等一系列“实招硬招”,对出租屋实行规范管理,小榄治安环境优化效果立竿见影。
在日常警情分析中,何俊鸿发现:辖区内某大企业的员工近期频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导致不少员工不同程度地损失辛劳所得的“血汗钱”。何俊鸿认为,员工被骗并非只是员工自己的事情,企业担当起社会责任和管理责任,积极主动地向员工宣传教育防诈观念和反诈知识,才是“全民反诈”工作的关键。对此,除了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尽可能为员工挽回损失,何俊鸿还一方面带队走访被骗员工,落实“一案一回访”制度,面对面开展强化教育;另一方面主动约访该企业负责人,向其通报情况、宣传政策、分析利弊,引导其扭转“事不关己”态度,引导企业主动开展反电诈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在企业内外形成“全员知反诈、人人互提醒、家家懂防诈”的良好氛围,通过帮助员工捂好“钱袋子”的方式体现企业人文关怀。
何俊鸿坦言,作为基层政法干部,干得都是平凡琐碎的工作,也确实很辛苦:“但平安建设内涵广泛而影响深远,就好比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每一位基层干部都是螺丝钉,只有我们各尽其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台机器才能运转自如,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才会有充分保障。我只不过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而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何俊鸿正是小榄镇、乃至全市、全国基层政法干部的一个缩影。正是他们像一颗闪闪发亮的螺丝钉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而无怨无悔,用汗水和智慧,成为新时代“平安建设者”的生动诠释。
◆文/蔡伟强
◆图由小榄镇综治办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陈伟波
◆终审: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