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用老照片牵线,3名中山侨中学生旧地重聚师生情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12-29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於来到了这一天,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连结……”一首流行歌曲《那些年》道尽许多经历过青葱校园生活的人们的回忆。近日,因一张在中山市逸仙湖公园郊游时留下的老照片,中山侨中86级学生洪颖谦、郑江、蔡旭颖和拍摄者、高中的英语老师曾旻雨再次重聚,并通过视频连线与身在美国的老同学刘宇芳“复刻”了大合照。大家话当年、谈变化,欢声笑语的场景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回到过去的“那些年”。 


1987年夏天,湖边下树影婆娑,四名花季女孩摆好了pose合影。摄影 | 曾旻雨 


老照片的主角们阔别多年重聚逸仙湖公园。摄影 | 凯义 


曾旻雨(右上)陪同洪颖谦(左上)、郑江(左下)、蔡旭颖(右下)与刘宇芳视频连线复刻合影。摄影 | 凯义


女同学们自拍再留念。摄影 | 凯义

  侨中学生相隔30多年凉亭边“云团聚” 

目前正在中山纪念图书馆举行的“中山百年历史影像展览”中,有一张合照格外引人注目。图片中,洪颖谦、郑江、蔡旭颖、刘宇芳4名侨中高一学生穿着休闲服装,在湖边腼腆一笑留下经典一瞬。

前不久,拿着这张老照片,拍摄者曾旻雨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了相片中的学生,相约回到逸仙湖公园,以同样的“队形”再次留影。曾旻雨说,图片中学生是中山侨中1986级高一(1)班的学生。1987年夏天,他组织班上同学徒步到逸仙湖公园郊游。刚到公园,同学们就三五成群地散开了。湖边下树影婆娑,四名花季女孩摆好了pose,被他用当时珍贵的照相机留下了合影。

“这里曾经设有机动游戏,孩子小时候还经常嚷着要来玩。孩子长大了,我也很少再过来了。”

“这里过去有一家力宝俱乐部,青年人在此游泳健身。这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很时髦了。”

“公园一角还有一家很有名的酒楼。听说现在改造成为中山漫画馆了”……

沿着公园小径漫步,如约而至的洪颖谦、郑江、蔡旭颖指点着公园一草一木,你一言我一语,回忆像走马灯般地涌现。

当年照片中4个花季少女如今均已成家立业,有的从事健康事业,有的在机关单位工作,而同学刘宇芳已移民出国。大家一边感慨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在这里生活的人民越来越幸福,也为当年的中山城市公园建设“点赞”。 


航拍石岐逸仙湖公园水杉。摄影 | 刘诗觉 


逸仙湖公园仿若天然彩色盘。摄影 | 刘诗觉 


逸仙湖公园的惬意一角。摄影 | 刘诗觉 

“是不是这个凉亭?”走了不到30分钟,老师曾旻雨首先认出了老照片的拍摄地。他说,当年中山城市公园建设理念很新潮。开挖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工湖原本是干部农场,上世纪80年代逐渐添加了儿童泳池、三亭桥、水榭、老人门球场、游艇码头、盆景园、假山、湖心喷泉、双层亭等公园设施,改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城中公园。当时许多公园的设计理念走在全省之先。以照片中的这个凉亭为例,凉亭采用平顶结构,亭身镶嵌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如今在广州白云山可找出相似设计。

学生洪颖谦印证了曾老师的说法。因父母工作原因,1987年从广州转学到中山读书的洪颖谦说,“当时从广州来到中山,没有感到‘水土不服’。反而觉得中山在城市建设、休闲娱乐、教育水平等方面丝毫不落后于省城。当年她就读的中山侨中建设有艺术楼、实验室等,在当时的广州也不是每间学校都有。”

反复确认了拍摄地点,同学们用视讯电话连线了身在美国的刘宇芳,相隔30余年,四名熟悉的老同学再次在凉亭边留下了合影。 

  小人物故事串起滚烫的城市记忆   

“可算是放下心头大石了。”自中山日报社、中山报业传媒发起《镜头穿越中山百年,寻找照片中的你》活动以来,曾旻雨在大大小小的校友群里发起寻人启事,经历几个月终于促成本次相聚。 


曾旻雨向记者讲述照片的故事。摄影 | 凯义 


曾旻雨和他的小孙女。摄影 | 凯义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石岐”,曾旻雨198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山市华侨中学从事英语教学,1987年底离开侨中,随后从事过酒店培训和管理、进出口业务、市场拓展、企业高管。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总喜欢拿着一部相机记录城市的变迁。岐江河畔的富华酒店,石岐“南郊”的京华酒店,建设中到处挖坑的华柏路,建设中的柏苑新村和花园新村,一片水稻田的“郊外”……都留在他的胶卷里。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着市民的生产生活。曾旻雨自2020年1月24日以来,以每天一张“石岐老街”系列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抗疫生活,跟随着他的照片,几乎可以重温疫情下中山市民衣食住行、社区街道的变化。1月24日,沙岗墟花市关闭,接着他的镜头便记录下街头的防疫标语、赶制横幅的小店、戴着口罩匆匆走过岐江桥的行人……这样一日一张照片发朋友圈的习惯,至今他仍保持着,并辅以有温度的文字,用镜头下小人物的故事串起滚烫的城市记忆。


1986
年,中山侨中女生在逸仙湖公园坐鸭仔船。摄影 | 曾旻雨 


1987年,逸仙湖公园游乐场,一群小孩在嬉戏。摄影 | 曾旻雨 


1987年,石岐张溪村,河边的茅寮。摄影 | 曾旻雨 


1991
年,民众镇,住茅寮的村民。摄影 | 曾旻雨


1989
年,石岐玻璃总厂玻璃工艺厂女工在进行玻璃加工。摄影 | 曾旻雨 


1990年,现竹苑新村壹加壹商场一带。摄影 | 曾旻雨 


1991年,岐江桥西岸夜色。摄影 | 曾旻雨 


1992年,东升镇,热闹的鱼市。摄影 | 曾旻雨


2020年3月19日,石岐青溪路春天景色。摄影 | 曾旻雨 


夜色之下的老街别具韵味。摄影 | 曾旻雨 


双桥辉映。摄影 | 曾旻雨 

在曾旻雨看来,中山百年历史影像展览主办方发起的“寻找照片中的你”活动的意义非凡。“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并在每个不同历史时期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通过寻人,讲述照片中人物的生活变化,回望那些年的城市变迁,可以以小见大。不同的人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些什么,或失去些什么。对我们如何走好未来的路,有不一样的启示。”曾旻雨说,未来10年,随着深中通道的建设,城市更新的推进,中山城市面貌还将迎来质的飞跃,自己将继续做好记录,为中山留下更多影像资料。


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徐钧钻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陈伟波
◆终审:赖友生
◆来源:中山影像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返程将至,广东这些路段易拥堵
11698人浏览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