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我的家|桂南村:歌从客家来,人在画中游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12-23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摄影采风创作点
诗情画意桂南村

桂南村采风现场。视频 | 凯义 刘宝根

入冬了,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依然绿茵遍地,温暖如春。走过马溪牌坊,穿过郁郁葱葱的香樟林,映入眼帘的是与村居融为一体的精美壁画、用实物展示客家风情的文化走廊、肆意生长的野生木瓜树、令人垂涎欲滴的客家特色美食、“客家味”十足的白口莲山歌……

近日,摄影采风团来到中山最大的客家人村落——桂南马溪自然村采风创作,一路上收获数不尽的良辰美景好时光,真实地体会“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

绿水青山绕桂南。摄影 | 刘凯涛

航拍旗溪生活农场。摄影 | 胡家庆

桂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摄影 | 刘凯涛

村美道平,小鸡爱散步。摄影 | 胡家庆

朴实无华的士多店。摄影 | 胡家庆

马溪自然村至今沿袭着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与风俗习惯。村民民风勤劳淳朴、互爱互助、敬老爱幼,有唱白口莲山歌的传统;客家美食众多,既有米仔头膏、煎堆、萝卜粄、廉窖仔、叶仔饭、豆捞等客家茶果;也有萝卜榄、酸菜、头菜、桔子酱等腌制类食品……

“妹呀呢,人杰地灵五桂山~呀妹呀啰,的的确确不非凡呀呢~”“兄呀呢,山下有条翠坑村~呀兄呀啰,诞下伟人孙中山呀呢~”桂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小舞台上,中山市白口莲山歌市级非遗传承人毛章娣和拍档周展基用一口客家白话在对唱山歌《我们的五桂山》,旋律跌宕起伏、音韵独特,悦耳动听。

庭院满童趣。摄影 | 萧燕娜

孩子们跟着老人学山歌。摄影 | 黄可明

踩着石头蹦蹦跳。摄影 | 万华

《童星看世界》栏目拍摄中。摄影 | 万华

孩子们置身自然做手工创作。摄影 | 刘凯涛

小小玩具,有大大乐趣。摄影 | 刘凯涛

树荫照水爱晴柔。摄影 | 胡家庆

满溢的慈爱,融化在陪伴里。摄影 | 胡家庆

“你们刚刚听到歌声了吗?”对着摄像机、手拿话筒讲述的8岁小主持程泳茵说道:“这个啊就是我们今天要为大家重点探访的,赶紧去看看吧。”当天,恰逢广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童星看世界》栏目组来到这里录制乡村振兴我先行系列节目。节目组对毛章娣进行了采访,并让一群小朋友跟着传承人一起学唱山歌。

“我们每年都有七八场演出,还有很多小型活动走进社区学校教小朋友唱山歌。”毛章娣说:白口莲山歌,每个客家人都会唱。现在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白口莲山歌的传承了,经常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客家山歌代代相传。

另一边,村民古丽群在手工制作客家茶果豆捞,用糯米粉搓揉成小圆粉团煮好后捞起放进装有花生粉碎、芝麻、椰蓉的盘子内,用手充分捞匀,让小圆粉团粘满花生粉粒等材料,最后撒上砂糖,热情的款待到访的客人。“豆捞寓意着捞福、捞财、捞运气,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捞起来的意思,我们客家人一般只有过新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古丽群话音刚落,现场的客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捞起吃了起来。“好甜好糯!”现场摄影师们将镜头对准开心一刻。

香喷喷的腊味饭。摄影 | 谭卓华

软糯可口茶果豆捞。摄影 | 陈伟文

一起包糍粑。摄影 | 黄可明

聚焦美食制作。摄影 | 曾学先

马溪村原生态、天然去雕饰的自然风貌同样令人心旷神怡。碎步在村道上,柔软的南风吹得人舒服极了。茂密的香樟树林、干净整洁的街道、开窗见景的村居、种类多样的健身设施、或在绿道上骑行或在公园内玩耍休闲的村民游客……无一不在诉说着今天村民的美满幸福生活状态:环境美、文化美、生活美,村民们快乐的面容上隐藏不住幸福的生活味道。

村里总有看不完的美景,摄影师们在对青山绿水中的马溪啧啧称奇的同时也用镜头将这段记忆定格,村内百姓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也纷纷成了创作源泉。

“马溪村生态好、环境美,非常宁静清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也很浓厚,当地政府和村民对客家文化也非常重视。”来自江西省的知名摄影师万华当天收获颇丰,通过连日走村,他认为中山的乡村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这里物产富饶、人们生活美满,无论是温度、环境、文化还是美食,都非常宜居宜业。这里现代与传统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很强。”这次的采风,万华深感中山乡村的蓬勃活力,他将用手中的相机,把中山美丽乡村的新面貌宣传出去,通过精彩影像让更多人了解美丽中山、投资热土。 

从马溪出发的骑行者。摄影 | 黄可明

马溪铜塑,精神昂扬。摄影 | 李伟荣

木瓜树上木瓜坠坠,树下行人欢喜。摄影 | 梁悦华

阳光白墙、绿树黄竹,散发着淳朴的温暖。摄影 | 胡家庆

家家户户皆有墙绘。摄影 | 李景志

画里画外的可爱互动。摄影 | 李景志

转角处风景也别有意境。摄影 | 梁悦华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张倩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陈彦
◆三审: 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中山影像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 15214人浏览   2025-05-11
跨越3000多公里,中山这对夫妇接力援藏
原创 12123人浏览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