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民建中山地方组织由最初创立时汪沛祥、陈茂垣、白君干、黄森、傅嘉志、赖锦源6名会员,历经65年不平凡的历程,不断成长壮大,目前会员人数达233人。其中省政协常委1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7人,担任省市工商联、商协会副会长以上32人。65年来,中山民建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经济界别特色优势,积极投身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61年2月10日,民建石岐支部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合影。
中山民建成立之初,民建会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觉投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带头公私合营,踊跃认购公债,无私奉献,为当时中山地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特殊历史时期,尽管部分会员被错划“右派”、遭遇坎坷,民主党派组织也停止活动,但中山民建广大会员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历经风雨,毫不动摇。
1980年4月,民建石岐市支委会在中共中山县委的支持下正式恢复组织活动,当年被错划“右派”的成员也陆续得到平反,中山民建重焕生机,组织得到恢复与发展。1984年,随着中山撤县改市,民建石岐市支委会更名为民建中山市委会。广大会员在民建市委会带领下,贯彻执行中央“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挥党派作用,为促进中山的改革、发展、稳定积极献计出力,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91年,傅嘉志主委当选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是中山升级地级市后的首位党外副市长。
2001年11月30日,民建中央成思危主席(右二)、民建广东省委主委潘金培(左二)在中山调研时接见梁忠树主委(右一)和吴建新主委(左一)。
进入新世纪,中山民建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号召,坚持以理想信念引导会员,以参政议政吸引会员,以人为本凝聚会员,以骨干带动会员,深入开展传统教育,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项会务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民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参政党提出的“四新”“三好”总要求,凝聚思想共识,积极履职建言,为助推中山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与此同时,自身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徐小莉主委当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山民建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六十五年来薪火相传,接力前行。
65年来,中山民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先后就中山的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管理、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社会保障等方面,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截至2021年底,民建市委会及会员个人向各级人大、政协提交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共800多件,其中被评为市人大一号议案2件,市人大重点建议5件;市政协优秀提案35件,市政协重点提案25件;被全国政协、民建中央、民建省委采用的社情民意信息180多件,为促进经济创新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65年来,中山民建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经会员引进或参与引进的外资项目共26项,投资额6亿港元和1.5亿美元;与民革、民盟、工商联合办各类培训班500多期,培训学员17000多人。积极发动会员参与民建思源工程、希望工程,先后筹集53万元捐建广西百色和甘肃庆阳2所希望小学,并在我市港口、阜沙等镇街和实验中学开展扶困助学活动,多年资助家庭困难学子逾300人。组织会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行动,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对口帮扶等方式投入资金超1200万元。广大会员积极主动参与各项赈灾救济、抗击疫情和慈善公益活动,踊跃捐资赠物,参加志愿服务等,彰显民建会员的慈善爱心和大爱情怀。市委会多次获评省社会服务先进集体,多名会员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
65年来,中山民建会员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受到各级表彰奖励。据不完全统计,历年获得全国、省部级、市级表彰的超200人次,树立了民建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2020年7月25日,民建市委会举办“民建的那些人那些事”——庆祝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5周年演讲比赛。
65年与党同心、65年爱国奉献、65年参政为民,中山民建走过的光辉历程记忆犹新、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中山民建65年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民建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山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中共中山市委统战部、市各兄弟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老一辈的率先垂范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将来。中山民建将以纪念地方组织成立65周年为契机,全面巩固自身建设成果,在统一战线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履职尽责中做出新作为。不断努力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我们将更加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提出的“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的工作部署,立足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山”的宏伟目标抒写中山民建新的历史篇章。
◆文/图 由民建中山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陈伟波
◆终审:赖友生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