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已排到明年6月:中山这家企业助力“中山制造”高质量发展...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2-10


付明涛(左)与研发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攻关。

12月3日本报《商会》版刊发的有关中山企业家期盼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报道,在中山民营企业家群体引起共鸣,其中有不少企业家为找不到合适的第三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而苦恼。本报记者经市工信局和坦洲镇商会相关专家的引荐,来到坦洲镇采访鑫光智能公司后发现,这家落户在坦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军企业之一,随着其产能不断扩大,“中山制造”智能化升级的希望也越大。 

 ■ 坦洲有家智能制造“单项冠军”企业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智能化升级改造成为传统制造业必由之路,鑫光智能于2015年2月在坦洲镇应运而生,凭着拥有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技术优势,短短几年就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等认证,拥有博士工作站,获国家工信部颁发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国家工信部重点培育企业和中山市重点培育的3家“单项冠军”企业之一,至今已为家电、家居卫浴、工程机械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了400多套智能化产线,其中有几十套产线获国家级首台套认证。特别是其家居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行,每年实现产值超2亿元;其研发的板式家具全自动柔性生产线获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其研发的板件智能分拣系统、高精度板件在线检测设备均填补国内空白,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鑫光智能公司展厅。

由于订单大幅增长,该企业原有租赁厂房已无法满足需要,新建产业园迫在眉睫,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属于省、市重点项目的鑫光智能产业园于2020年6月动工建设,总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该产业园区分三期建设,目前已投用的一期A栋厂房高8层共3万多平方米,其中一二三层为生产车间,中间几层为研发中心,七八层为公司行政办公区。


付明涛介绍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集成电路板。
 

记者在该企业生产车间看到,该企业在11月22日入驻产业园完成搬迁之后,没时间举行仪式就迅速投产,工人师傅们正忙着加工生产智能设备的配件。在该公司产品展厅,记者看到一台台智能生产或检测设备。公司总裁付明涛指着其中一台设备告诉记者:“这台设备就能替代十几个人工,一年仅人工费就可以节省近百万元,如果用户产量满负荷,该设备投入仅用半年就回本。” 

 ■ 为“中山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赋能 

中山目前有大批传统制造业企业需要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那么,鑫光智能为“中山制造”提供哪些赋能服务?

付明涛告诉记者,该公司可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从智能工厂的整体规划,到产品研发设计实施以及后续的智能系统运行维护,该公司的服务对用户整个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实现全覆盖。


鑫光公司工程师在客户车间现场安装调试

具体而言,该公司积累了各制造业行业大量的共性工艺智能化技术,而且在对共性工艺技术集成研发中把原先非标工艺变成标准化工艺,能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共性工艺的智能化改造服务。特别是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三大平台软件,即帮助用户做快速决策的仿真软件、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车间或智能产线的控制软件(也叫植物神经系统)、生产管理软件(能把生产现场的各种工作情况汇合起来通过算法进行优化支持),可为用户提供全要素、全工艺、全周期服务。比如,中山本地企业顶固公司和皮阿诺公司使用了鑫光智能系统之后,他们从线上电商门店接到的订单可自动生成BOM(即自动排产),使订单制造周期从原先的45天缩短到7天,而且一套智能化系统可以替代至少300人。

付明涛坦言,目前中山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呼声很大,他深知中山企业的渴望,但是鑫光智能订单多,受限于产能,目前订单已排到明年6月,主要还是为国内头部企业提供服务,今年有望实现5亿元营收目标,到2024年该产业园二期厂房投产后,届时将有超过10亿元产能规模,鑫光智能将可以为大湾区乃至全国企业提供更多服务,支撑更多的中山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文/图 记者 黄标 通讯员 蒋立军 李伟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赵学民
◆终审:赖友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