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家这样期盼...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2-03


市工商联在南区街道举行调研座谈会。 

“中山作为一个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为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意义重大,近几年一直有民营企业家不断呼吁要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为企业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如今大家看到中山市已经设立‘马上办办公室’,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各种条条框框去限制企业家的信心和决心。”11月24日,在南区街道举行的市工商联调研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吐露了许多心声。

当天上午,市工商联邀请西区、南区、小榄、古镇、横栏、沙溪、大涌、南头、东凤镇街工商联,以及房地产、建筑、智能家居等行业协会的企业家代表共40多人来到南区街道,参观调研位于南区街道的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让企业家之间交流信息、共享经验,寻求合作机会,然后集中在南区街道办事处会议室举行座谈,为中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建议”,“如何开展企业家培训”等是企业家们最关注的话题。 

■人才技术资金困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大趋势,如何将数字化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实践,已成为企业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的制胜关键。多位与会企业家认为,目前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是人才、技术、资金。

有商会秘书处反映,在日常走访调研中发现,许多会员企业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方向,即难以结合自身资源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转型升级方向;另外是人才、技术、资金等难题。

有企业家坦言,首先,有些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认识不足,多数企业意愿强烈但普遍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与实践路径。其次,核心数字技术及第三方服务供给不足,目前市场上的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业务服务商良莠不齐,缺乏行业标准。另外,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落后的工艺和设备、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加剧企业发展困境,贷款融资普遍困难,导致企业很难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多位企业家建议,政府应整合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力量,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人才要素方面,对特殊技能人才及高端技术人才要给予切实有效的政策,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用地、用能、排放、创新等方面的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点保障,“当企业具有明显领先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融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 

■企业家培训应扩展到企业高管及企业接班人

如今,中山民营企业正面临新老传承和“基因重组”的关键阶段,中年一代民营企业家需要更新换代自己已经“老化”的知识结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肩负着企业创新发展的重担,更需要及时“补钙充电”。因此,企业家群体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多位企业家建议,企业家群体培训应扩展到企业高级管理者及企业接班人,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有组织地依托大中专院校进行中短期培训,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家攻读在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引导民营企业家自我深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镇街工商联根据地区自身特点和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注重培养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接班人;有针对性地聘请国内外企业管理专家,提高企业家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政府在组织有关部门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时,要有针对性地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加强同省内外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从而加快培养多梯次、复合型的企业家。

多位企业家建议,希望市工商联及各商会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定期邀请本市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传授发展经验,形成以大带小、以强扶弱,共谋发展的活动效果;分行业、分层次组织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学习参观本市行业龙头企业,架起本地企业家沟通交流的桥梁,形成比学赶超的发展态势;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分层次、分行业、分重点组织企业负责人到国内百强、世界500强等企业参观学习,感悟成功经验和精神。


◆文/图 记者 黄标 通讯员 龚商莲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陈伟波
◆终审:赖友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