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帮共扶”:板芙镇免费为困难群众安装升级版慈善爱心铃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11-17

11月16日上午9点,板芙镇公共服务办聘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广东康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两位技术员,来到板芙镇广福村坤益围巷的64岁特困老人杨金体家中,为他安装一台升级版“慈善爱心铃”和室内无线红外线探头,这只探头能实时监测老人日常状态,当连续10小时监测不到老人走动,即自动把报警信息上传至爱心铃后台并反馈给杨金体的紧急联系人。这是板芙镇今年向困难群众推出“众帮共扶”关爱服务项目的内容之一。


技术员告诉特困老人杨金体如何使用升级版爱心铃。


技术员测试爱心铃的红外线探头。

广东康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项目部总监余惠霞在现场告诉记者,今年板芙镇政府多方筹集惠民资金,为辖区内独居特困人员、空巢老人等自理能力差、安全隐患系数高的200多户困难群众,免费安装升级版慈善爱心铃和无线红外线探头,为他们再添一道生命安全保护屏障。杨金体是全市最早一批享受无线红外线探头实时监测的老人之一。

杨金体的侄子在现场告诉记者,他伯父杨金体一直未婚且独居,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最近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前不久镇政府为老人安装了几件适老化居家改造装置,如今还免费安装升级版爱心铃和无线红外线探头,我全家人就放心踏实多了。”

今年以来,板芙镇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困难弱势群体的急难愁盼,推出以“一二三四”举措为主的“众帮共扶”关爱服务项目,进一步筑牢该镇民生保障网。该镇通过大排查摸清困难弱势群体底数,统计各部门帮扶政策和措施,把634户居民纳入全镇“众帮共扶”关爱服务项目中,建成一个困难群体基础数据库和帮扶措施数据库;集多个部门合力建立健全“精准帮扶”和“主动发现”二大工作机制;根据困难弱势群体的家庭困难程度、安全风险隐患程度以及家庭照护能力,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关注等级并提供不同频次的入户探访服务,打造三级服务管理圈;推行“党建+社会救助”、“技术监护”“物质+服务”“慈善救助”四大创新救助方式,着力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板芙镇党委书记赵锡雄自掏腰包为结对帮扶的困难户买一台电饭煲。


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自掏腰包买新床送到梁婆家。

在实施该项目中,该镇的定期探访、“党员+网格”帮扶等措施给群众留下许多深刻印象。比如,金钟村残疾人吴先生最近失业导致全家六口陷入生活困顿,民政干部在近日探访发现后立即上报该情况,该镇相关部门很快为他在里溪某工厂找到工作。该镇禄围村70多岁低保户梁婆婆一双儿女均患有智力残疾,前几年镇政府为她的住房实施危房改造,一家人终于搬进新房。与她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在入户探访中得知梁婆儿子的旧床已烂,便自掏腰包买张新床送到梁婆家。据统计,该镇已经有近200户困难居民在“党员+网格”帮扶中受益。

随着该关爱服务项目的推进,目前该镇“党员+网格”已升级为“党建+社会救助”,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社会救助新路径,广泛发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慈善事业。比如,该镇由镇公共服务办牵头联手盈悦小区成立“盈悦爱心基金”,该基金是在“中山慈善总会”下设的一个微基金,截至目前共募集到善款数万元,已为上百位老人发放重阳和慰问金每人100元及慰问品一批。


“盈悦爱心基金”成立仪式现场。


◆文/图 记者 黄标  通讯员  崔悦洪 叶慧雯 于淼龙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陈伟波
◆终审:赖友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