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中山市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日出台。方案有什么亮点,一起来看看!
方案提出,通过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以中山市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康复示范单位为龙头、医疗机构康复科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为基础、康养机构为补充的中医康复服务网络。到2025年,中山市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山市中医康复示范单位运行良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有较高影响力、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中医康复医疗中心。实现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达到10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康复科达到100%,康复医院设置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室达到100%,力争一所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达到三级康复医院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中医药康复服务。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走在全省前列,助力中山中医药强市和健康中山建设。
据了解,目前中山各镇街医院100%设立了中医科、中药房和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馆),均能开展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建成中医诊疗服务区(中医馆),均能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省率先形成全覆盖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资料图片
“目前中山当务之急是搭建覆盖市镇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三级中医药康复服务网络,我市中医康复‘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还不完善,中山居民缺乏全系统高质量的康复医疗、家庭康复、持续康复等服务,特别是中医药康复和持续康复护理。因此,中山中医药康复服务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中医药康复医联体的建设是未来发展方向。”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伍中庆表示,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是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医药的良好抓手,将促进中医临床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在基层的“简便验廉”优势,“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的中医药康复服务将公平可及。
“市卫生健康局从今年开始,将用5年时间,形成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的中医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市中医康复中心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建成中医康复医联体,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使百姓共享中医康复成果。“伍中庆表示。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邓波 李永昌
◆编辑:曾淑花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