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9月2日,三角镇中小学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记者了解到,服务坚持公益性、非盈利性、学生家长自愿原则,按照“5+2”的模式开展,即: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8:00。
为落实推进“双减”工作,三角镇从9月2日开始,要求全镇义务教育学校做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各学校结合“双减”工作,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做到“一校一案”,校长落实好管理责任,学校有专门行政负责跟进以基本托管服务为主,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总服务时间不少于2个学时。
其中基本托管服务以组织完成课后作业和作业辅导为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时间不少于1学时。剩余学时由各学校根据场地和师资条件,结合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开设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据了解,该服务突出坚持自愿、普惠非营利原则,如参加校内课后服务,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对相关项目分别进行收费(收费标准待市下达具体文件),费用的收支情况会定期向家长公开,并接受各级纪检部门的监督和审计。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和购买服务。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柯颂 通讯员 黄毅恒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