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黄圃镇马新工业区汽笛轰鸣,机臂挥舞,我市城市更新新政策实施后首个“工改工”项目在该镇拉开序幕——总投资9.5亿元的创志工业城项目,更新后容积率提升近10倍,年产值预计提升4倍达25亿元。创志工业城项目的动工,同时也吹响了黄圃镇“攻坚2021”的下半年冲刺号角。
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强调,中山要建设湾区“性价比”最高的宜商城市。作为北部万亩级重大产业平台的“主战场”,黄圃镇坚持党建引领、学史力行,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三个年”“六大战役”战略部署,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以实际行动回答“攻坚五问”,奋力打造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
黄圃镇奋力打造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 许初元 摄
加快“造月”
聚焦龙头企业建设
连日来,一封来自“黄圃发布”的招商邀请信,在中山企业家们的朋友圈热传。这封诚意满满的邀请信,详细介绍了黄圃镇马新工业区57亩工业用地、中山北部产业平台(黄圃园)13亩工业招商的情况,向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行业的企业家抛出了橄榄枝。
重大平台建设是中山参与湾区竞争的胜负手,是中山破解发展困境、增强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刚刚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强调,要全力推进重大产业平台建设,设立若干个万亩级产业园区和五千亩级产业园区,全力打造省级大型产业园区。
如今,中山北部产业平台(黄圃园区)内,1100亩平台连片产业用地整备正在重点推进,新一轮562亩用地征收工作正有序实施并预计年内完成,为优质项目预留发展空间。黄圃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正大力创建省级工业园,已规划近8500亩土地推动中山市黄圃产业园申报成为广东省产业园,全力打造“一园三区”的产业格局。
早在今年“3.28”期间,黄圃镇就在全市率先启动“攻坚2021”33个重点项目动工建设。33个动工项目涵盖了现代物流、环保科技、智能家电、“三旧”改造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102.86亿元,年度预计投资额35.73亿元。其中,京东中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及运营结算中心项目和维龙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贸供应链管理及结算中心项目均已被列入今年中山市重点项目计划,这也是黄圃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布局。
较早前,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到中山北部产业平台(黄圃园区)、京东中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及运营结算中心项目、维龙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贸供应链管理及结算中心项目现场调研,了解平台建设及土地整备情况、重点物流项目落地建设情况。
京东中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及运营结算中心项目将建设智能化、自动化京东亚洲一号仓及京东运营结算中心,建设期限为2021年至2023年,2021年将主要进行项目地基处理及一层建设工作。维龙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贸供应链管理及结算中心项目,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将建设高标准三层坡道立体仓储物业及物流设施,是目前华南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投资强度最高的物流项目之一。
据黄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煊华介绍,今年以来,黄圃镇新开工、开工在建大型家电项目15个,总投资超过11亿元。工业重点项目落地成效突出,已引进工业项目21个,其中华胜电器、羽顺、康拉德智能家电等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市工信局跟踪的重点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额44.95亿元,其中已动工项目7个,1-6月累计完成投资额3.75亿元,全市综合排名第4。
破解土地之困
持续打响空间攻坚战
在抓好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的同时,黄圃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拓展产业空间,向现有资源深入挖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能。
进入2021年下半年,全球小家电产品需求在疫情下爆发增长,电饭锅等传统品类需求也逐步回暖。位于马新工业区的强力电器集团,新旧厂房车间都在火力全开赶订单,企业生产经营态势走上“快车道”。
强力电器去年投资1.2亿实施生产扩能项目,2幢新厂房已于今年上半年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增加700万台电饭煲。增资扩产的同时,强力电器马不停蹄地投入约1.5亿实施旧厂房 “三旧”改造项目,“工改工”改造后的项目将用于发展智能家电及智能家电配套产业。“改造后预计年产值增长6倍,达到5亿元以上。”强力电器总经理许志勇表示。
和强力电器相隔不远的单体改造项目创志工业城,首期12万平方米高端厂房已动工。创志工业城150亩“三旧”改造分三期实施,项目将在3年内建成37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及配套用房。创志工业城、强力电器等企业的“工改工”项目,是黄圃镇开展低效工业园改造工作,破解土地之困的缩影。在全镇层面,新一轮的产城空间改造计划也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今年以来,黄圃镇在“三旧”改造上狠下功夫、重点突出,资源倾斜、强化保障,着力打造全市镇村低效工业集聚区改造工程示范点。面对数量较大的改造任务,在吃透读懂中山市系列城市更新新政的基础上,黄圃镇还积极学习借鉴佛山顺德区、南海区以及中山市内其他先进镇街的旧改工作经验,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黄圃特色”的低效工业园改造和旧改路径。目前,黄圃镇正在推进“工改工”项目8个、旧城镇改造项目1个,年内重点启动1300多亩改造。
年内,黄圃镇将重点启动1000多亩土地的“三旧”改造,力争3年建设超200万方高端厂房,目前正在编制《大岑片区城市更新片区策划》并初步选定意向合作单位,筹备编制《黄圃镇新丰南(新糖、文明)片区城市更新片区策划》。
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表示,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是黄圃镇产城转型的第一步,未来,黄圃镇将在产业平台规划、土地整备、旧改时序上加强统筹,重整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导入更多具有引领作用的优质产业项目,激活产城升级新动能,矢志不渝坚持发展制造业,将智能家电、智慧家居作为产业的主攻方向,力争用5年时间迈进全市制造业第一梯队。
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黄圃镇拥有全市唯一的“一港一铁五路”多式联运综合性交通枢纽,完善的交通网络是黄圃镇区位优势的放大器。资料图片
北接顺德,东连南沙,区位一直是黄圃的发展优势之一。从发展格局来看,黄圃镇是中山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与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带的融汇点。黄圃镇拥有全市唯一的“一港一铁五路”(黄圃港、南沙港铁路、广中江高速公路、东部外环高速公路、黄圃快线、民古公路、南三公路)多式联运综合性交通枢纽,完善的交通网络是黄圃镇区位优势的放大器。近年来,黄圃镇在交通建设领域重点攻坚,成果逐步显现。
今年以来,位于中山市黄圃镇大雁工业区的泛亚电业有限公司(下称“泛亚电业”)成品出货节奏一直较快。泛亚电器是一家通讯电缆生产企业,主要客户在深圳。去年底,串联广州南沙、佛山顺德、中山北部等地的广中江高速三期通车,广中江高速在黄圃镇辖区设黄圃站出入口,泛亚电器厂区就位于该出入口旁。以往,该企业运输车辆需途经顺德,再转往东新高速进入南沙,路途相对较远。广中江高速开通后,直接缩短了黄圃与南沙的距离,从广中江高速黄圃站转到东新高速,仅用时10分钟。
路通财通,和泛亚电器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马新工业区的广一泵业有限公司。广一泵业有限公司中山总部项目是黄圃镇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自去年10月竣工投产,去年底通车的黄圃快线在公司崭新的厂区旁穿过。“路网好起来了,深中通道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利好众多,未来可期。”站在厂区中遥望远处路面上飞驰而过的车辆,广一泵业总经理陈悦泉对项目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交通是“点燃”黄圃镇家电产业之火的“火苗”。黄圃镇是中山北部家电产业带的核心区域之一,镇内集聚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近1200家,经过近20年的发展,黄圃与南头、东凤等镇街,形成了千亿级别的家电产业集群。今年,交通仍是黄圃镇的重点关注、重点攻坚领域。在该镇3月集中动工的33个重大项目中,有不少是交通建设项目,其中包括黄圃镇东阜公路北延线(横石路)一期改造工程、南三公路黄圃段(新沙大桥至黄沙沥大桥段)辅道升级改造工程、新丰三号路建设工程、黄圃镇疏港北路一期、二期工程。
今年以来,黄圃镇南沙港铁路、东部外环高速等重大交通设施征地拆迁工作进一步加快,其中,南沙港项目在黄圃镇的主线已全面打通,剩余1宗厂房及2宗民房约7.35亩及3345平方米建筑征拆工作加快推进。镇内交通路网进一步优化,横石路改造工程预计年内完工。此外,新丰大桥筹建工作正加快推进。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8月初,黄圃镇召开了2021年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今年上半年,黄圃镇经济稳健向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位居全市前列。黄圃镇经济发展和产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高效的企业服务团队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3月,维龙中国华南区总裁李小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集团选择在黄圃镇投资,既是看中了黄圃镇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也被黄圃镇良好的营商环境所吸引。项目自去年落户以来,黄圃镇为项目提供了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安排专员全流程参与推进项目落地工作。
今年上半年,黄圃镇始终致力于当好企业“店小二”,以服务赢得企业的“芳心”。与中山农商银行签订总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得农商银行480亿元授信,有效解决企业资金困难。4月份,中山市市场采购及跨境电商政策宣讲会在黄圃镇成功举办,为150多位参会企业代表深入讲解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的全业务流程,针对企业关心的海关监管、外贸退税方式、结汇管理等政策予以详细解读,助力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5月份,召开4场“小升规”政策宣讲会,详细解读申请“小升规”的流程以及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具条件的企业升规发展。针对今年电力供应总体偏紧的情况,黄圃镇坚持科学调度、“有保有限”,成功为30家重点企业提供保温负荷。
8月5日,黄圃镇首条人行天桥——团范“连心”天桥在黄圃镇南三公路竣工通行。一座“连心桥”,彻底解决了马新工业区和团范村数万群众的出行难题。尤其是我市龙头企业——格兰仕中山基地,超过1万名员工无需再等红绿灯,只需通过人行天桥就可便捷来回南北厂区。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表示,一座“连心”桥,体现了黄圃镇党委、政府的实干精神,为民办实事做到了企业发展的实处上。“天桥的建成既方便了企业员工干部在南北厂区的通行,也让我们的员工感受到黄圃的温暖。”
黄圃镇党委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则安心谋发展。数据显示,格兰仕中山基地继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产值稳步增长,1-7月产值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19.6%。甜美电器发展势头强劲,1-7月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52.1%,继续保持全国抽油烟机出口单项冠军的位置。2021年7月,黄圃镇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同意联合继续授予“中国家电制造基地·黄圃”称号,家电产业的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夏秋之际,瓜果飘香,正是南方丰收的季节,也是人们到黄圃镇游玩的好时机。身处珠三角家电产业黄金带,家电产业是黄圃镇显著的产业标签。其实,作为有着超过860年建制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黄圃镇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也是中山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重镇。当下,一场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幕,正在黄圃镇徐徐拉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乡村产业振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旺为黄圃镇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支撑。去年4月,黄圃镇拿下国字号招牌,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单,该镇农业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目前,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进展顺利,我们正稳步推进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黄圃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该镇坚持“一村一示范”,在推进吴栏村、三社社区、石军村市级特色精品村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村特色,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黄圃镇新增新地村、鳌山村顺利入选中山市2021年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名单。
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圃镇用“绣花功夫”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四小园”,目前已完成2个小公园升级改造,新建8个小花园。同时,该镇还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农房外立面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垃圾分类。今年3-5月全市美丽乡村测评中,黄圃镇全市排名均位列“第一梯队”。
今年年初,黄圃镇横档村新兴路长约50多米的支路硬底化工程完工。短短50多米的村道是周边十多户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晴天一脚尘,雨天一脚泥”是以往的常态。经过改造,周边村民终于走上了平坦的水泥路。如今,这种让村民感受深刻的“小变化”在黄圃镇随处可见。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目标,黄圃镇党委发起“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动员令,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该镇选取就业、教育、医疗保障、饮水安全、道路交通、平安建设等13类23个项目作为全镇“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共收集群众需求689条,开展实践活动576场(次),覆盖群众5万多人次,参加党员志愿活动7000多人次,在全社会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热潮。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每周四下午,马安村的志愿者都有活动,或开展理论宣讲,或走访老人,或清洁街道,或清理杂物,这是该村开展“学党史、办实事、走基层”暨“文明1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目前,黄圃镇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6个、实践站50个,实现“各实践所均建设3个以上实践站”的总体要求,构筑“布局合理、群众便利、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各实践所均设立志愿总队,总队配置“8+N”志愿服务队伍(“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8类常备队伍,“N”即各村﹝社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今年以来,全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1.9万次,志愿服务时数超过41万小时。
与此同时,该镇加快推进便民服务的信息化支撑能力,上线黄圃镇政务服务大厅“中山云预约”小程序,成为全市首批实现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统一预约的镇街。启动电子证照调用工作,让群众体验“免证办”便利。政务服务大厅增设 “爱心专窗”和“一件事”特色窗口,更好地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政务服务效能持续释放,上半年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共受理2579宗,回复率达100%。设置企业开办“通办”和“通取”窗口,联合多部门共同深入开展政务服务进企业,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启航新征程,扬帆正当时。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表示,迈入“十四五”,黄圃镇正贯彻“产”“城”“融”“智”新发展理念,聚焦高效的政务环境,优越的政策环境,宜居的城镇环境,全力打造成生机勃发、活力涌动的高品质产业新城。
◆文/张房耿 黄圃宣
◆图/黄圃宣传办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友生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