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山革命老区村⑤ 五桂山田心村: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8-2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天空澄碧,远山如黛。革命老区村庄——中山市五桂山田心村一片生机盎然。这片红色热土孕育出了革命战士毛英伟,其于青少年时代就参加五桂山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直至92岁高龄逝世。

时序变迁,岁月流淌。过去,200名田心人都居住在低矮破旧的砖瓦平房,改革开放后,勤劳奋进的田心人从旧村搬进新村居住,新居楼房明亮宽敞,村民购家电、植花树,日子过得美满滋润。在村中行走,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葱茏青翠的草木、干净整洁的街道、明亮整洁的房屋……是一幅宁静秀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搬入新村过上美好新生活

“田心村现在分为旧村和新村,常住人口200多人。改革开放前,村民都住在旧村,旧村地势低,下雨时常积水,村民的生活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勤劳的田心人通过奋斗提高收入,几乎家家户户都搬进了新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房。”桂南村党总支部委员张嘉雯告诉记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也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2018年,村民通过自筹资金先后建起了老人活动中心和篮球场,供村民休闲运动。

今年65岁的毛阳权是一名退役军人,见证了田心村的变化与发展。“小时候,我家四口人住在只有60平方米的砖瓦房,要去砍柴烧火做饭,上学还得从家里走路到三乡。后来我们搬离了旧村,盖上了新楼房,现在住在2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记者看到,老人家中的客厅还搭建了一个小型滑梯游乐园,看着小外孙无忧无虑的笑容,毛阳权感慨道:“过去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哪能想到现在日子能过得这么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田心人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在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仍保持了田心村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民情。得益于特色精品村建设,村口原来简陋的候车厅被升级改造,新建了好几个校车停车位。为了让孩子们等车时既安全又不无聊,还专门建设配置有益智类设施的凉亭。

新农人唱响新时代“田园牧歌”

想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契合新时代旋律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是田园牧歌(广东)农场有限公司(下简称“田园牧歌”)的“新农人”创业者戴阳发选择田心村作为种植基地的原因,他赞叹道:“2017年我去田心森林公园徒步,在观瀑亭俯身望去,田心村被山水环抱,自然资源禀赋,村东北还有田心水库加持,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戴阳发是田心村最大的土地承包商,农场主要种植蔬菜、水果和养殖水产。“我老家在福建,1999年来到中山并深深爱上这个城市。2017年底我租下田心村106亩土地,转型农业生产,目标是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帮消费者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一步到位,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消费得起﹑方便触达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

开垦、种植、浇灌,经过三四年的辛勤耕耘,这块农场已是一派田园风光,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鸡鸭鱼蛋应有尽有,瓜果时蔬一应俱全,现代化的抽水机、洒水器错落有致。放眼望去,高高阔阔的黄瓜架,白色的无菌袋包着两头圆润饱满的小黄瓜,还有郁郁葱葱的玉米地、翠色欲流的红薯叶、金灿灿的稻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每天,专业工人打理,通过线上预定、冷链车配送、让新鲜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地头,一天内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做到“当天采摘当天吃,新鲜营养不过夜”。

据戴阳发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和高等院校联合科研,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生鲜供应链农巢系统”,被广东科技厅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系统设备预计很快进入中山市的多个小区,届时消费者足不出小区,就可以买到当天采摘的真正不隔夜蔬菜。

戴阳发表示,未来会继续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争取评定为农业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在政策允许下,给农场配置相应的农旅休闲设施,设计相关的农业体验项目,在扩大农场知名度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走进、了解、爱上田心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桂南村党总支部委员张嘉雯表示, 田园牧歌的进驻盘活了田心村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带动了村民增收。田心村将顺应自身的自然环境,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探索“观光旅游+实践+产业”新发展模式,以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等元素把田心村打造成特色活力乡村。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张倩 实习生 欧阳婷 通讯员 陈结婷
◆图+2、视频拍摄/冯明旻
◆视频编辑/刘建满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 15221人浏览   2025-05-11
跨越3000多公里,中山这对夫妇接力援藏
原创 12123人浏览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