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和引领中山广大政法干警进一步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在全社会展现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广泛宣传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山市委政法委、中山日报社联合开展“不负人民重托 坚守政法初心”中山市首届“十佳政法人物”评选宣传活动。本报特开设专栏,逐一介绍各位候选人优秀事迹。
作为一名优秀的刑警,不仅需要有矫健的身手、充沛的体力,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古镇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二中队的曾敏泽就是凭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刑事侦查思维及不服输的干劲,让嫉恶如仇的他愈战愈勇成为破案能手。
从警9年来,曾敏泽化身为一把前线利刃,参与破获案件1000多起,并屡破大案要案,他也成为犯罪分子的“克星”,群众心目中的“平安守护者”。
一个烟头揭开12年命案积案迷团
2008年1月14日,在某区镇出租屋里发生一起命案,一个来自坦洲镇的租客被人杀死在房间里。在案发现场,警方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仅在案发地的客厅,发现几个嫌疑人留下的几枚烟头。此后,专案组围绕这几枚烟头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因受当时条件所限,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0年初,在开展“飓风2020”专项行动中,曾敏泽重新对这个案件案卷反复梳理,寻找侦查方向与突破口。3月31日,曾敏泽通过多次的传统摸排、刑事科学技术比对,在一个存放多年的烟头中,提取到命案犯罪嫌疑人潘某刚的信息,长达12年的命案迷团终于浮出水面。
由于2008年案发后,潘某刚已逃回外省躲藏在一个小山村,并化身为生猪养殖大户。曾敏泽在山上找到他的时候,他认为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办案人员肯定没有什么证据,潘某刚一开始对犯罪事实拒不承认。
后来,曾敏泽改变方法。经过持续多天强大的攻心战,潘某刚的防线一下子倒塌了,潘某刚承认了他杀人的事实,并供出了与他一起作案的另一个同伙。得知线索后,曾敏泽和同事们经过二个月的努力,远赴数千里把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至此,沉积12年的命案宣告破案。之后,曾敏泽乘胜追击,在同年5月11日,他经缜密研判分析,将“2001.9.19”潜逃19年的命案积案逃犯杨某抓获归案。
“我享受跟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每侦破一起疑难、复杂的案件,都有一种成就感。”曾敏泽说,作为刑侦民警,侦破案件,告慰死者,守护群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他们的天职。
多年来,曾敏泽侦破多起命案及积案, 侦办了30余起涉黑恶案件及一大批的贩毒、电信诈骗案件等,为当地的社会稳定贡献了刑侦力量。
一腔热血辉映闪闪警徽
成绩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辛,在曾敏泽的心中,工作永远是第一位,辖区哪里有刑事案件发生,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警情即命令,不管在哪里,他心里时刻装着案子。
“有时三更半夜接到紧急电话,我也要马上从石岐的家里赶到现场”曾敏泽淡淡地说。刑警处在打击犯罪第一线,时刻都要面对流血牺牲和无法预知的凶险。在曾敏泽参与的抓捕行动中,几乎每一次他都冲在第一线。
2018年古镇公安局成功摧毁一个盘踞在海洲村以陈某军为首的涉恶犯罪集团。在4个月时间里,曾敏泽同志主动请缨、放弃休息,吃住在办案点上,经常加班工作至凌晨或深夜。期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没有吃过一顿好饭。
由于经常出差,长期吃饭不按时,曾敏泽患上了胃溃疡。患病后的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工作起来活脱脱的“拼命三郎”。家人心痛他,担心他,想让他换一个岗位。曾敏泽却说,他的一腔热血已融入破案了,一有案件他就特别兴奋,他已离不开这个奋战了9年的刑侦岗位。
作为警察,他感觉愧对家人,面对危险,他却迎难而上。2020年春节前夕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1月30日,接到分局抗击疫情指挥部关于设立荷塘桥执勤点的最新指令后,曾敏泽主动请战,作为第一批警力被派至防疫最前沿。而作为高风险人群,他主动与家人隔离,一个多月未与家人同住,坚守在防疫一线岗位上,舍小家为大家。
当同事问他面对防疫风险怕不怕时,他正了正胸口的党徽,坦然道:“疫情面前,警察不退,作为党员的我,更要迎难而上,我们作为灯都守护者,更要汇成一道道光,照亮群众们回家的路。”
◆文/蔡伟强
◆图由古镇公安分局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