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这群年轻人将奔赴中山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7-1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7月16日,中山市2021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岗前培训班结业仪式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41名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人员结束为期两天的岗前培训,即将奔赴中山市18个镇街基层单位开展工作。

市人社局副局长郑海声表示,今年是中山首次承接省“三支一扶”工作任务,分配50个基层服务岗位,公开招募符合条件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镇街基层岗位参加志愿服务,从事为期2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乡村振兴工作。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量化测评、公平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省“三支一扶”办公室第一轮确定41名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人员,他们将分赴中山18个镇街基层单位开展工作,空编9名将由省统一补录后到岗。根据相关规定,“三支一扶”人员在志愿服务期间,可获得生活和交通补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可享受公务员定向招录、加分等优惠政策。

此次中山市“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工作呈现报名人数众多、录取人员素质高、本地生源多等特点。数据统计显示,此次中山市招募50个岗位,报名人数1507人,报招比超过30:1,居全省前列。录取人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1/3的毕业生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双一流大学;中共党员18人,占比达44%。本地生源成为了主力军,中山本地户籍人员共37人,占比90%。另外,录取人员的服务专业性强,支农人员28人,占比近70%;此外支医4人,支教5人,水利岗位4人,将为中山市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加志愿服务让我有机会深入基层农村一线,是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刘苏慧被分配到火炬开发区社区事务局区水利所工作,她希望在两年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书写作通力,为将来留在中山就业、工作积累经验。

据介绍,2021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岗前培训班为期两天,市人社局专题安排党史学习教育、基层机关公文写作、基层语言艺术及沟通技巧、职业角色转换与适应、参观党史教育基地等课程内容,旨在引导参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较好地融入基层工作和生活。

在结业仪式上,学生代表与就业创业导师举行了结对仪式。结对制度将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监督服务单位落实日常管理等后续跟踪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参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思想、生活等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努力让“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安心扎根基层,更好服务中山乡村振兴和基层发展。

链接:什么是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决策部署,由人社部会同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自2006年启动,每5年一轮,已实施了15年,累计选派43.1万高校毕业生到全国2300余个区县的基层单位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等服务,为基层输送了一大批宝贵的青年人才。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何淼 通讯员 廖安安
◆图+/记者 缪晓剑
◆视频摄制+/记者 缪晓剑
◆编辑:曾嘉慧
◆二审:曾淑花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