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网格化”管理、24小时驻点值班实时监控、运用“互联网+监管”等手段强化涉渔“三无”船舶排查力度……7月15日下午,中山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现场会上,作为全市整治涉渔“三无”船舶成效突出的镇街,坦洲镇分享了涉渔“三无”船舶整治经验。
据悉,“三无船舶”是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会对通航安全、人员安全、水域清洁安全、港口安全等方面都构成危害。
针对“三无传播”,坦洲镇结合镇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实施性强、可行性较高的整理方法:建立健全渔船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将涉渔“三无”船舶监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及督查督办事项,并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渔船“网格化”管理模式,对镇内大冲口渔港、新合村渔船维修厂、灯笼山及裕洲村渔船维修点等4个重点水运靠泊点及渔船维修点进行联合检查,并划分正规渔船网格5个,后续再划分涉渔自用船舶网格 11个,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建成;在镇内5个外江水闸安装视频监控,实行24小时驻点值班和实时监控,紧盯重点人群,严禁境外(含港澳台)船舶靠泊或入闸;同时,在灯笼堤段本地鱼艇上落口处加装防护门,并清拆沿堤上落阶梯4个、堤段木桥1座,强化沿堤本地渔民渔船上落管理。
据悉,自2020年以来,坦洲镇已对全镇近400艘涉渔自用船舶进行喷号处理和备案登记。后续,还将对涉渔自用船舶的船况进行适航性甄别,督促船主配齐救生、消防以及智能化北斗示位终端等设备,确保船舶安全。
同时,坦洲镇积极推进渔港建设和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推进大冲口渔港“港长制”实施,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镇级港长和村级港长设立工作,确保责任到岗、责任到人。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图+/记者 陈雪琴 实习生 江涵
◆编辑:唐益
◆二审:曾淑花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