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山市坦洲镇在发出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舶通告时间结束后,对辖区内的涉渔船舶停靠点、内河涌、水道等地段,开展了地毯式涉渔“三无”船舶联合执法行动。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执法船、快艇4艘,有效震慑和打击涉渔“三无”船舶违法行为。
据了解,今年以来,坦洲镇深入开展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推动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涉渔“三无”船只纳入全镇安全监管范围为重点,持续稳步推进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了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被定为中山市涉渔“三无”船舶监管试点镇。
坦洲镇把渔船安全管理纳入“民生工程”,提升渔业渔船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该镇制定了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舶专项行动方案,多次到镇内主要涉渔船舶停靠点进行重点排查。同时,坦洲镇联合渔政不定期在内河涌、水道等河段展开巡查,为下阶段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坦洲镇对前阶段排查的450多艘涉渔自用船舶组织开展限期有条件登记备案。通过政策解读和引导,充分发挥属地村、社区安全监管前置作用,对有意愿登记备案的渔民,与其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和《疫情防控承诺书》。另一方面注重收缴方法,明确自7月7日起,禁止涉渔“三无”船舶在坦洲境内全部天然水域停泊、航行及从事捕捞活动。对于不符合备案条件的有关船只必须于7月12日前自行拖曳上岸或者移入当地水产养殖池塘等小水面停泊。
坦洲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加大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力度,加快推进渔港渔船综合管理改革,加强重点涉水企业安全隐患治理,持续筑牢渔船安全生产防线。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张房耿 通讯员 钟轶敏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蓝运良
◆终审: 黄少石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