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区街道东裕社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社区困难群体推出“兜底居安微改造”计划,已完成8户改造,今年计划完成15户。
7月9日上午,记者跟随东裕社区党委书记邱芭琳等社区干部来到黄叔家。黄叔从小患有残疾,一直由哥哥一家照看。记者发现,黄叔家里十分整洁,没什么杂物,墙壁和天花雪白如新。
黄叔大哥的儿媳妇告诉记者,之前天花板的墙皮总掉灰,黑一块、白一块,坐在客厅,要小心会被墙皮砸到。社区干部今年6月走访时,询问有什么居家微改造的需求,他们就提出了能否修缮天花板。很快,从提出需求到修复只用了两周时间,施工队还在厕所内装了扶手,更加方便黄叔使用。
邱芭琳告诉记者,东裕社区位于东区的中心地段,是东区常住人口最多的社区,约4万多人。这里不仅有很多物业小区,还有城中村等,其中困难群体不在少数。今年在社区走访时,发现困难群体对家居环境改善有一定的需求。“居家改造涉及的资金较多,我们就将其打造为一个特色党建项目——‘兜底居安微改造’,联动辖区内的企业一同开展。”
第一期共计改造8户,得到了广州银行中山分行党总支部资金方面的扶持。通过前期走访,为高龄长者、独居老人、因病肢残等群众量身定制微改造方案,有些是修葺补漏,有些是刷漆翻新,还有些是改造电灯、安装安全扶手、厕所改造安装坐便椅等,户均花费约千元。据介绍,下半年还要进行第二期改造。
作为社区的“大管家”,做好兜底民生服务是应有之责,但仅靠社区,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有限。邱芭琳介绍,通过开展“党群360”党建共建项目,凝聚起29家共建单位,其中包括广州银行,广电网络,中国移动,凯能集团等规上公司,今后还将引入社工机构服务,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帮扶“大合唱”。
接下来,东裕社区将继续在党建引领下,整合社区资源,联动辖区内的党群共建单位开展各类服务,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鲜活多元的力量。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玮玮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汪佳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终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